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写意花鸟画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周燕萍
[导读] 美术是实施德育、美育、智育、情育的主要途径

        周燕萍
        广州市增城区实验小学  广东广州  511300
        摘要:美术是实施德育、美育、智育、情育的主要途径,更是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完备意识的必然选择。而小学美术写意花鸟画教学的开展,则可以从思想、意识、情感等方面对学生产生浸润、感染,让学生在掌握一些基本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培养其美术兴趣、开掘其美术潜能,为学生核心素养塑造奠定基础。同时,与其他绘画项目不同的是,写意花鸟画的表现形式比较丰富、灵活、多样,其除了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外,还可以帮助学生调适身心状态,让学生在自由创作中寄情于飞禽走兽、花卉草木,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为了切实践行核心素养要求,使小学美术写意花鸟画教学的开展,更为贴近学生认知特性,达到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拓宽学生认知视域、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目的,教师应以学生认知特性与发展需要为基础,加强对教学策略的优化、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路径的拓展,教学活动的创新,使诸多与学生认知现状相契合的教学资源、工具、素材等深度衍射至学生认知视域,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与健全人格的培养,使写意花鸟画教学的开展更为充分,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提供助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写意花鸟画;探究
        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创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方式。其起源于唐代,经过明清时代的演变,成了独居特色的国画构架。而且,不论是远古的写意花鸟画,还是当代的写意花鸟画,都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志向,更可以作为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提升学生思想修养,传承华夏优质文化的主要艺术元素。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写意花鸟画教学开展,则更应在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五大领域予以延伸拓展,以促使学生在近距离接触写意花鸟画、深层次感知写意花鸟画的过程中,获得各方面意识、能力、素质的发展。因此,结合写意花鸟画教学的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内涵,教师应从全新视觉出发,重新审视各类教学活动、手段、方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科学落实教学指导措施。达到塑造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小学美术写意花鸟画教学效能的目的。
         一、渗透文化浸润,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
        写意花鸟画是古今文人倾诉思想情感,表达意志夙愿的主要途径。其涉及的范畴很广,除了描摹花卉、鸟兽外,还包含着鱼虫禽畜、树木花草等题材。主要分为大写意和小写意两类,且各具特色。就发展历史而言,则更为悠久。最早发源于唐代,明清时期经过不断演变,成了绘画艺术中不可分割、且影响深远的绘画形式。而且,与西方的写意相比,也具有比较显著的特性。因为西方主要以静态描绘为重,而我国的写意则侧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借助生动形象的意象来表达对自然的亲近,给人一种置身自然的美好体验。而且,就内涵来看,其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来表达思想、情感、志向、意愿等。而以小学美术教学为载体,适当渗透写意花鸟画教学,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深层次接触、了解、感知其特色的基础上自主发现美、领悟美、体验美,以获得身心调适、心灵洗礼、精神涤荡。更利于对学生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素养的塑造,也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的要求,更为学生传承、弘扬华夏优质传统文化铺设了路径。教师通过对一些简单的鉴赏、描绘、应用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内在涵养、意识夙愿等予以浸润,为学生未来发展夯实基础,使学生获得认知蜕变、思想提升的过程中,萌生对写意花鸟画的热爱,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切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改进课堂导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能
        做好课堂导入,是确保写意花鸟画教学得以有序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保证。因此,教师应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基础,本着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兴趣的原则,科学设计导入环节活动,开展写意花鸟画教学。通过对各类资源、素材、工具的借助,让游戏活动、生活实物等进入学生视域,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寓教于乐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专注度,促进教学效能提升,推动学生认知发展,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例如,在《我的动物朋友》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在导入阶段准备相应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观摩画作,了解其特色中感知不同动物的形态,找寻灵感,在师生之间的写作互动中,萌生创作写意花鸟画的兴趣,以夯实其美术基础,实现对学生图像识读素养的培养。另外,根据不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教师在进行一些辅助性指导、点拨,让学生在尝试描绘、创作中提升其核心素养。
         三、培养观察意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由于不同创作者在写意花鸟画中所寄托的情感、志向、意愿、思想等不同,以致其对学生绘画个性发展的影响也有着较大差异。而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组织学生在观察、理解、感知中体悟不同画作特性,并将其内化至自身认知领域,获得认知需要的满足,则成为塑造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因此,教师在实施写意花鸟画教学时,应着重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从不同视觉、站位来观察同一写意花鸟画作品,实现对学生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等素养的发展。而且,在学生完成观察、鉴赏后,教师可以引入一些辅助性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与理解,进行创造性实践,在多元化引领下,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开展《八骏图》鉴赏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分组去观察、感知、赏析《八骏图》的表现手法,在多角度分析中体悟学生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将作品中的意象与自己现实生活关联起来,获得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实现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提升,强化核心素养塑造效能。
         四、结论
        总之,小学美术写意花鸟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新时代美育教育的全新导向,且更利于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而且,由于写意花鸟画的内涵比较丰富,表现形式、创作手法、素材选用均比较灵活,以致其在小学美术教学领域的融合,更为贴近学生的认知特性,预期育人目标的达成也会更加充分。同时,随着学生对写意花鸟画技法驾驭的逐渐充分,其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思想修养等也会获得充分发展,更利于对核心素养目标的践行。因此,教师应以塑造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加强对写意花鸟画教学资源的整合、路径的拓展、内涵的延展,并从创作、鉴赏、评价等方面入手,来强化对教学生态的营造。以切实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身心潜质,让学生在多元化感知、丰富性体验中逐步领悟写意花鸟画的内涵,以积极参与至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实践、体验、创造中更好提升自己,更好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廖惠谊.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写意教学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9(12):73.
        [2]杨云飞.新时期小学美术写意花鸟画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9(10):146-147.
        [3]杨云飞.试析小学写意花鸟画欣赏课教学[J].科普童话,2019(17):75.
        [4]李新叶.运用恰当教学方法,激活小学美术写意花鸟画课堂[J].情感读本,2018(0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