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绍山
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崇山小学 广西河池 530708
摘要: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所需要使用的教材、器材、自然资源等人财物的总和一般称为体育课程资源。在发达的城市学校体育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在偏远农村地区体育教学资源就存在明显不足,大部分农村偏远学校包含场地、器材等在内的体育资源都没有配套完全。这些现实情况实实在在制约了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开展。基于此,应充分挖掘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调动体育教师能动性,更好的开发与整合资源。
关键词:农村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引言: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实施,以学生为主、切实关注学生学习感受的体育课堂俨然慢慢取代了传统体育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的改变是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以及他们成长需要,同时也需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
一、开发体育设施,促使体育教学多样化
(一)制作教学器材
面临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资源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学器材或用具。如可以变废为宝,利用矿泉水瓶装水用做学生的负重练习,也可以将沙粒和布制作成沙包用作学生的抛接物和投掷练习。
(二)体育器材多样化
比如小皮球可以用来完成投掷、足球练习、篮球练习;标枪可以用来做标志杆、调高架等;跳绳可以用来完成拉绳、抛绳、跳绳等体育项目。
(三)学校场地与器材的开发利用
偏远的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相对缺乏,所以,如何开发利用学校场地与器材对于体育教学以及课堂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教学的需求,结合学校场地与器材的现状,因地制宜的划分场地功能,合理布局设施,如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研读课程目标,来对体育场地进行改造,以适应体育课堂要求,同时针对操场的每一寸用地都做到合理谋划,使之更科学地利用。
二、开发人力资源,创设体育教学新方式
面临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存在的不足问题,应有效开发利用资源,创新适合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方式。农村体育教学应形成一个专、兼职体育教师队伍。以体育教师为主,班主任为辅,体育特长生或体育爱好者为成员,构成体育兴趣小组。这样的模式,可以充分挖掘教师的教学潜能,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
首先,农村学校虽然资源有限,但也可以模仿城市学校一样成立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协会,如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足球等体育兴趣协会。体育兴趣协会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班主任、体育特长生或体育爱好者为体育辅导员,让小组内“体育优等生”担任小组组长,并不定期的组织各种各样的组内活动。这样不仅能吸纳更多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而且还能营造出学校体育教育的良好氛围,让学校师生全员都能自觉的坚持体育锻炼。
其次,学校可以在校内组织体育兴趣协会进行不同类型的课外体育活动评比,并设置一些奖励措施,如授予流动红旗荣誉。这样一来,学生与教师也都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中。长此以往,学生们会对体育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自觉的坚持体育锻炼,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最后,作为农村体育教师面对场地器材资源不足的情况,也要不断的去吸收、学习与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体育专业素养。正确的理解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程精神,深入钻研,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开发出新的体育教学资源,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三、开发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本土地理条件
农村学校相比于城市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我们应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运动。比如爬山、慢跑、野炊、秋游、帮助农场采摘等有氧活动。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们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
四、开发课程资源,挖掘多样化教学内容
现代体育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切实关注学生快乐与否。传统千篇一律的体育教学方式已慢慢被时代所淘汰,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利用农村学校课程资源。例如,体育老师应简化体育项目的技术要求,减少竞技体育项目的成分。要以学生安全为前提,简化体育活动的规则,保留一些能保证学生安全和学生容易掌握的规则,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来自行设定游戏规则,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的体育教学课堂。体育教师也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设置运动难度,不要过度去要求细节与技术难度。因人制宜的体育课程教学,可以减少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焦虑与厌烦情绪,真正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的坚持体育锻炼。
结束语:
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定是要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注重安全合理性。学校与体育教师只有不断的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来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先天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应定期组织各种体育活动与评比,以此吸引教师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营造出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自觉坚持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单雨峰. 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新校园(中旬), 2017(4).
[2]崔伟军, 余美珍. 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 011(0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