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艺源
杭高教育集团夏衍中学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关注学生核心发展的素养课堂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养成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鉴赏歌剧音乐为切入点,对“威尔第”一课进行了课堂的设计与实践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鉴赏;素养课堂;歌剧音乐;
1素养课堂的探究背景
新课标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突出,促使更多的一线教师从培养素养能力的角度审度课堂。结合自身教学经历,笔者发现高中生音乐核心素养确待提高,甚至有个别学生对音乐及该学科兴趣低迷、存在偏见。如此,亟待一线教师们将研讨成果带入课堂之中,形成行之有效的素养课堂。以“音乐鉴赏”教材中歌剧题材的“威尔第”为切入点,作出素养课堂的尝试和探讨。歌剧是一门涵盖了音乐、文学、美术、舞蹈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性艺术,视听元素更易吸引学生注意力;且歌剧中的故事性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也适合开展集体性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能力。
2素养课堂的目标设定
2.1目标设计思路
2.1.1紧扣核心素养
培养审美感知素养需引导学生利用音乐要素读懂音乐语言、体会音乐情感。“威尔第”中的教学曲目是歌剧《Aida》的《凯旋进行曲》(下简称《凯旋》),可以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情绪或联想音乐场景,而后继续深入掌握音乐要素的特点,学会将这些要素与音响效果联系到一起,从而领悟音乐的表现意图。
培养艺术表现素养,需引导学生成为表现音乐的主角,并通过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把握、音乐情绪的理解。在课堂中把音乐唱或奏出来,适当融入人物的情绪和场景氛围;
培养文化理解素养,可关注“新课标”中提到的“音乐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挖掘并灵活运用背景文化,如威尔第及其代表作、《Aida》故事梗概、意大利歌剧特征等,与感知音乐相得益彰。
2.1.2巧用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中强调了聆听和感受音乐情感的重要性,也提出以模唱、哼唱熟悉主题旋律,因此当我们在设计课堂时,任何实践活动与实现音乐情感的感知都应围绕“听”与“唱”。“听”与“唱”的形式也应灵活变换,通过变化问题的引导、聆听的重点、演唱的方式等,结合教参中给出的有关“选择情景”“模仿角色表演”的建议,创建丰富立体的音乐情境。
2.2明确课堂目标
根据以上思路,可以拟定本课的三维目标为(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体会《凯旋》的音乐情绪与人物情感,激发学生对歌剧艺术的兴趣与探究;(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对比、模唱、等方式,感受《凯旋》主题旋律的音乐特征,通过简单的模仿表演感受歌剧艺术特色;(3)知识与技能:了解威尔第及其创作特征、歌剧代表作,知晓《Aida》故事梗概。
2.3素养课堂的实践探究
2.3.1课堂案例实录
本课在设计与实践过程中,结合“新课改”的部分理论成果进行尝试,并根据学生课堂反馈进行优化调整,作了以下记录和反思:
2.4导入
师:提到小号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图)
生:冲锋号/军乐队/阅兵仪式/..
师:让我们来听一下这件熟悉的铜管乐器的音色;(生吹小号)有何特点?
生:嘹亮
师:小号音色具强穿透力,明朗响亮,振奋人心,故常在军乐中听到。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Aida》中,最著名的乐曲就是以它为主角奏出的...
2.5聆听鉴赏
2.5.1凯旋之乐
师:边听边思考:
1.旋律、节奏、力度速度有何特点?
2.何种场景?
(聆听 《凯旋》 AB主题)
生:旋律大气、正义感;节奏感强;像英雄颂歌之类的;
生:节奏不快不慢,稳重像仪式音乐,是均衡有力的;可能是庆典,如阅兵仪式;
师:说的好,旋律有一种昂扬、稳重之感,节奏规整,不徐不急像是庄重的仪式音乐、英雄之歌。
这种感觉从哪里?(谱)该曲名《凯旋进行曲》,我们演唱感受一下AB主题;
(师领生唱)
师:A与B对比?
生:B稍欢快些;
师:该曲子为明亮的大调 (师奏大小调,生对比),并采用式上的稳定音“do”和“sol”,有大气明朗之感;
另同学们是否发现特殊节奏型?(三连音),即一拍的时值分为三等分;(生试击奏),其紧凑感让音乐充满前进动力,进行曲多运用,如《义勇军进行曲》(师唱)
师:这些要素特点,带给我们初听时的感受,(师领生唱,重温主题)而意大利加长小号将它更好得发挥。该曲是表现埃及军队打胜仗后,荣耀归国的场景。请边看边留心,主题AB的出现有什么规律,音乐结构?
(观看歌剧片段)
生:轮流出现;
师:是否注意到升了一次调?如以升调前后划分,它的结构是怎样的?
生:A-B-A
师:很棒!乐曲采A-B-A的结构,正是意大利传统歌剧的形式精华,也是威尔第对于民族情结的坚持。歌剧可见“凯旋”的气派壮观,同学们唱时也要有如斯气场。为更好表现,老师为旋律填入了歌词! 《凯旋之歌》
(师领生唱)
2.5.2情惘之歌
师:盛大的庆典背后,隐藏着一份悲伤、矛盾的爱情。(图)
Radames:胜仗的功臣,却深爱着敌国公主Aida;——《圣洁的Aida》欣赏
Aida:埃塞俄比亚公主,俘于埃及,却也深爱Radames; —— 节选<Amneris与Aida对话>欣赏
还有被俘的埃塞国王(阿父)、爱慕Radames的埃及公主Amneris等;
师:如果你是Aida,看到队伍中心爱的人和战俘中虚弱的父亲与同胞,如何唱《凯旋》?
生:悲伤、愤怒、复杂;
师:是的,俘虏中老人、妇女、孩童反衬古埃及统治的残暴贪婪与Aidad的痛心。试着唱一唱Aida版“凯旋”;(师领生唱,钢伴变化)
师:故事结尾,Radames被宣叛国判活埋在金字塔,却在地牢里发现已在那里等候的Aida,两人共赴黄泉。在威尔第的笔下,像Aida般真诚善良却命运凄惨的女子形象还有很多,课下资料有何分享?
(讨论分享)
师:蝴蝶夫人、茶花女...威尔第通过刻画这些角色表现现实,正体现了他歌剧中的人道主义。
2.5.3歌剧之情
师:尝试排演一小出歌剧,角色分配为号手、国王、公主、Aida、Radames、阿父及俘虏3人,士兵16人,民众8人
(剧本:号手领奏,全员演唱歌曲《凯旋》
欢庆的民众,傲气的国王、公主,愁容的Aida;
Radames与士兵们正步前进,虚弱的战俘们中阿父跌倒,Aida焦急去扶)
2.6总结
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威尔第以鲜明的人道主义、强烈的旋律感与戏剧性展现其歌剧独特魅力。希望同学们能更多聆听观赏以感歌剧之美。
(二)素养课堂成效
本课中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小号音色、《凯旋》AB主题以掌握音乐的要素特征;听赏《凯旋》歌剧片段了解乐曲结构;也通过聆听其他歌剧片段了解角色性格及情绪,提升学生审美感知,并通过不同的“唱”进行艺术表现的实践;
传统课堂 素养课堂
课堂实践方式 1.师范唱,生模唱; 1.师范唱,生模唱;
2.师生对唱或分小组进行对唱、轮唱等; 2.填入易懂且上口的歌词,也可开展课上编创、填词活动;
3.个别学生表演展示 3.带有人物角色情绪的表演唱;
\ 4.创设相应的音乐情境,全员参与,进行角色表演;
\ 5.利用学生才艺,增加音乐环境氛围;
在集体参与表演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兴趣浓厚,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有所加深。同时,融合于实践活动中的背景文化,引发学生更深的感受与思考,如音乐情绪的理解来自于挖掘歌剧故事情节,乐曲的结构、剧中人物的刻画引申出意大利歌剧的复兴、威尔第的民族思想与人道主义,课下阅读、查找威尔第的代表作及其所处时代、民族文化特色,实现音乐与文化的交融理解。
3结语
一节好课需要教师反复推敲,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和创新。在《新课标》与时俱进\音乐鉴赏教学日益精细化的大环境下,相信每一个音乐课堂,都将会在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绽放出美育之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Z].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3]杜宏斌.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践行课标新理念[J].中国音乐教育,2018(5):4-7
[4]杜静.音乐鉴赏课《歌剧艺术》的设计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149
[5]人民音乐出版社教育编辑部.音乐鉴赏教师用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