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霖
沙县第三中学 365500
摘要:当前,教育改革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对各学科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需加大探索和创新力度,围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展开实践和反思,并据此制定更为完善的教学计划、运用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其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稳定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引言
高效课堂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实际,结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来打造高效课堂,也要结合实践结果进行反思,找到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突出趣味性,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驱动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课时,需要采用针对性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探究和思考,以此推动教学进程,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构建生动的学习情境,将相应知识点和数学问题融入到图片和视频当中,以便吸引其注意力,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获取知识信息,同时展开探究,有助于增强其学习兴趣,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所讲知识组织竞赛游戏、生活化游戏等,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之在参与中内化知识、活用知识,进而不断提高其学习的有效性,辅助建立高效课堂。
(二)体现层次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不相同,故初中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还应渗透分层理念,努力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便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成效。例如,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数学教师就需对基本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进行分析,然后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入手,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授课计划,确保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在具体讲课时,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分层提问、分层训练,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夯实基础、突破自我,也可借机引导他们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为其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并不断挖掘其潜能,使之在分层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同时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保证实践性,强化学生综合能力
数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构建高效课堂时,教师可以根据需求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推导知识的形成过程或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以此训练他们的综合能力,为其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数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制作数学模型,用以帮助他们探究相应的理论知识,也可让学生运用学具进行操作,通过分解、整合和概括得到几何图形的运算公式,还可以给出实践任务,让学生结合新知和旧知去解决、操作,从而使他们在亲身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顺利吸收和内化知识,有助于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二、对高效数学课堂的反思
(一)坚持生本理念,为学生预留充足的学习时间
随着以生为本理念的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得到了推广,要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减少“教”的时间,通过有效指导增加学生“学”的时间,以便促进其更好发展。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不能以结果为导向进行教学,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为他们留出充足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时间,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和分析去发现、解决问题,且要允许学生不断试错,并通过合理引导使之调整学习思路,调动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概括与总结,进而更加顺利地掌握新知识、形成良好的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为牢固地掌握所学,课堂教学活动也才更具有价值。
(二)重视评价总结,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
在高效的数学课堂上,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很多时候教师们都十分容易忽视这一项活动,未能给予学生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不利于其及时查漏补缺、改进自我。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评价时机,无论是学生完成了阶段性的学习任务,还是其在学习中取得了创新,亦或是他们主动提出了疑问时,都可以对其进行点评,及时指出他们的优势和缺陷,并给出合理建议,以帮助其完善自我。当然,数学教师也要优化评价用语,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要借助评价活动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方法进行总结,让他们学会反思、明确努力方向,从而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课堂符合现代化教育改革工作的要求,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目标,也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举措。为此,初中数学教师需加强学习,不断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新路径,并在实践中及时反思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助力他们学科综合素养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潘水英.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实践与反思[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08).
[2]刘俊鹏.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