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烽晔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 261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土木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也是响应绿色环保号召的一种实际行动。其中,绿色生态理念的引入,是土木建筑工程中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较为明显的体现,比较常见的设计手段为设计入口庭院,在建筑入口较为狭小的空间场所中搭配外形多样的绿植,或者在阳台部分植入一些绿植,将绿化植被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中。此外,遮阳板作为建筑外立面构造,也是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体现的一方面。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论;建筑设计;应用体现
引言
在建筑设计环节,如果不考虑生态因素,社会发展步调将会受到制约,建筑的实用性也会受到影响。在实际生活中,建筑行业属于能源消耗大户,所以在环保理念日益加深的今天,在建筑行业中推行生态建筑理念意义非凡,可以提倡低消耗的运营方式,最终实现节能减排。基于此,对生态建筑的相关理念进行探讨,并将其有效运用到设计环节,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
1绿色生态建筑的定义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主要是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设计理念,在进行设计时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大化地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健康、舒适的空间。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绿色生态建筑并非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需要结合城市的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建设,与相关因素之间形成协调关系,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进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切忌脱离城市而进行单独的设计。目前,我国建筑业保持积极发展的态势,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建筑业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2建筑总体环保理念
随着生态建筑理念的出现以及大范围推广,这种全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得到广泛认可,应用范围逐渐增多,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思路,给建筑行业增添动力。在现实工作中,建筑设计的地位非常突出,属于核心环节,是建设的灵魂所在,项目建设的实际效果和设计水平有很大关系,高质量设计规划可以客观反映设计理念的先进性与清晰性。另外,设计方案需要注重细节的优化,针对布局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促使达成环保目标。目前的生态环境尤为严峻,越来越复杂和多变,在这样的情形下,建筑设计所要考虑的因素变得更多,总体布局的可靠性变得至关重要。基于此,城市建设规划团队在现实工作中,需要科学统筹,将资源环境以及水文、地质等特点考虑进去,结合环境承载力给出合理建议,优化建筑设计方案,运用节约理念完成相关设计。同时,还应该注重周围的绿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海绵城市的理念,优化建筑设计,尽量减少硬质铺地,实现水循环的利用,采用生态绿地。
3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
3.1建筑规划设计
建筑规划设计环节应用绿色建筑技术,要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气候特征,并且提前组织勘测,使规划方案满足绿色理念要求。通常会采用计算机设备,对勘测技术实践应用过程进行模拟。一般这种模拟方法能够清楚地了解建筑物朝向、建筑结构内部各项资源的情况,加强规划设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所有自然资源都能够得到有效利用,既可以加强建筑项目和附近环境的协调性,又可以避免大量资源能源的消耗。例如创建计算机系统专门负责平面设计调整,结合建筑平面布局结构可以调整阴影,保证内部空间通风、光照效果。如此一来,便可以降低对空调这一类设备的依赖性,既提升了居住舒适度,又实现了绿色建筑技术和建筑规划设计的优化。
3.2空间应用设计
在我国目前的高层建筑设计中,由于社会住房资源的限制,对有限空间的利用非常重要,同时,生态设计的应用不仅要考虑空间的利用,而且还旨在生态节能和舒适、合理和科学,这取决于高层建筑的空间要求,以经典方式布置。由于高层建筑的特点,其高度、方向和空间布置都不同,并且对自然光、温度、湿度和景观的要求也不同,由此产生的问题需要合理地规划。根据高层建筑的特点充分考虑其适应性,并将重点放在功能分区以及动态和静态分区上,以达到自然采光、通风和舒适的目的。此外,应综合考虑高层建筑的结构平衡和经济适用性,并应从整体研究和判断的角度进行空间生态布局。最初的设计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自然资源,并最大程度地选择了北部和南部的建筑元素,同时有效开发和利用公共空间是为了确保其在高层建筑中的作用。
3.3水热系统的设计
节水、节能也是绿色生态建筑的关键,为此,需要在水热环境系统设计时加强节水、节能技术的运用。首先,水系统可加强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设计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实现雨水资源的转化,将过滤后的雨水运用到市政洒水、厕所冲洗、树木灌溉等多个方面;同时加强真空节水技术、中水回用技术等节水、节能技术的运用。其次,热力系统应满足居民采暖舒适性的需求,同时满足建筑节能环保的要求,合理控制夏季和冬季的室内温度,降低能源的浪费。
3.4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建筑技术生态化
生态建筑理念的应用还体现在与生态环境协调,实现建筑技术生态化上,想要增强建筑设计效果,就要依托于自然环境,实现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建筑设计不能脱离实际,需要和自然环境相匹配、相协调,将多种环境因素考虑进去,结合现有资源来进行设计,这样的设计手法除了可以满足环保需求之外,也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建筑成本。为了体现生态建筑设计的和谐性原则,需要做到物尽其用,结合环境条件,以不影响自然为前提,完成建筑的生态化以及智能化设计。尽可能采用再生资源,注重保护稀有能源。例如:建筑采光设计。采光设计想要达到优化设计的目标,要对门窗尺寸进行精准测量,还要参考建筑结构以及建筑间距等参数,确保阳光照射。自然采光的基础上,照明灯具就可以少量使用,将自然光这种再生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减少电能的使用。与此同时,想要实现建筑技术生态化与合理性,就要以建筑周围环境作为依托,完成一体化设计,在不造成污染和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真正实现环境与建筑的融合。想要从根本上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就要对生态建筑抱有正确的认识,生态建筑不仅具有建筑的形态,还拥有可持续发展特性,作为相关领域的建筑师需要了解人类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将注意力放到能源短缺上,并且想方设法提升建筑的生态效益。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对自然能源的充分利用,在不损害自然利益的基础上获得舒适的居住空间。值得注意的是,生态建筑的理念并不是单纯体现在设计上,而是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在建筑材料以及施工工艺上都应该体现出生态化的特征。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环节决定后续施工的展开,在设计工作中渗透绿色理念、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可以从建筑原材料、现场环境与设计方案等方面节约资源能源,避免因资源能源大量耗损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发挥绿色建筑技术作用,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这是当下以及今后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杨志浩.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7.
[2]李双哲.基于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超高层建筑设计研究[J].建筑节能,2018,46(9):22-27.
[3]彭瑶.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20(8):68-69.
[4]张驰.基于建筑与住宅设计中绿色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0(3):191.
[5]泮海强.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