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满祥
广东省乐昌市乐城第二小学 512200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中,道德与法治是教育体系的重要课程,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道德与法制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其思想意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通过德育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国家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越来越重视。德育为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思想与法治意识具有促进作用。学校不仅要教授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目标。德育教育是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小学生的心理变化与情感变化,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让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更加丰富,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提高教师自身德育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想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教师个人修养的提升十分重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与品质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教育基本原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感染和影响每一位学生,为学生树立道德典范,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健康的发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德育教育思想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实际需求为主开展教学活动,让德育教育在道德与品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课堂教学与生活的结合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想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不能把德育教育停留在理论教育层面,而是要深入到生活中将生活元素与德育教育相结合,通过生活现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与法治思想。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能促进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受,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课程内容,理解其中的深意。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以加快实现德育为先的重要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意识习惯,让每一位中学生成为遵纪守法、道德高尚、思想端正的优秀人才。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关联,例如,在讲“我们生活的地方”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家乡的了解,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特色,讲一讲家乡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可见,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实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融入情感教育,拉近师生间友好关系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感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一种有效措施,情感教育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引发学生的思想感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中体会德育教育的价值与作用。在以往的教育中,教师多数都是以严厉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师生间产生了隔阂,缺少了交流的机会。为此,教师可以融入情感教育,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与学生之间建立友好的桥梁,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走进学生内心,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的需求,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也能让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更好的将德育教育和道德与法治教育相融合。例如,在“与班级共同成长”中,教师可以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通过情感教育拉近学生之间、学生与班级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建立深厚的友谊,实现学生之间的共同成长。
四、德育教育在道德与法治中的有效渗透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想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课前预备工作,以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为主,以德育教育为目标设计教学思路与计划,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由于年龄问题和认知能力,很难对文字理论知识提起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讲述一些名人轶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通过故事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越来越重视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提升课堂教育的实效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使学生可以拥有健康的人格与生活态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创建符合小学生认知能力与发展规律的高效课堂,从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与高尚品德。
参考文献:
[1]桑吉曼.德育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渗透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A4):155-156.
[2]赵顺林. 小学道德与法制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3]朱清梅.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教育[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4]贺敏.浅析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16):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