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英 王树清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大河镇白马小学
【摘要】儒家思想强调仁义道德,自古德行就是评价君子的重要标准之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教育目的便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德育成为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也更加注重对人德行的培养。面对新形势,德育也应随之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优化德育方法是大势所趋。本文将在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究新形势下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 小学 德育
【正文】
德育的过程是学生不断由“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教师应做好“他律”的引导者,将小学阶段德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其道德认知的发展上,但同时也要注意,由于该阶段的学生意志力薄弱,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因此应多在实践中巩固道德知识,磨砺意志,帮助抵制来自社会等方面的不良诱惑。下面,笔者将对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与措施展开论述:
1.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现状
1.1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低下
虽然国家一直在大力倡导德育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科课程中也包括思想品德,但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德育的重视度不够,依然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因此,学生依然是以学习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主,对德育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浅显的表面理解上。显然,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利于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1.2德育方法单一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应当是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而学校中的学生却常出现“言行不一”等现象,这都是学生知、情、意、行发展不平衡的结果。究其根源,主要是学校中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且没有针对性。大多数学校中的德育教育以学科教学作为主要途径,以少先队活动为辅助形式。但科学的德育讲究方法的针对性与多样化,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德育发展特点,选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2.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方法
2.1抓好德育契机,因势利导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教育者不断在教育活动与教育过程中总结教育的规律方法,探索正确的价值观念。课堂教学运用教育机智就的表现之一便是把握教育时机。一旦课堂教学中能够把握好教学时机,顺势对学生进行积极教育,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往往新学期伊始便是进行德育的最好时机。新学期,新目标,此时学生活力充沛,激情四射,学习动力最强。教师可以在新学期伊始安排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形式不可单一,所选择的主题内容也要尽量与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相匹配。展开班会的具体方法原则上,应遵循平等对话的原则,将班会的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敞开心扉,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优势与短板所在,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道德培养方式。班会上可播放有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当学生在获得某些成就后,情绪高涨,也是教师进行德育的良好契机。例如当某位学生的成绩较高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在实践中体会乐于助人。
2.2激发责任感,在集体中教育
集体作为辅助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主要通过创造集体环境来影响塑造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集体的方式,促进学生品德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在集体中教育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教师应在平时的班集体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之间的情感,从而增强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
比如在平时可多组织些集体类的活动,如果能设置相应的奖项,则能使效果得到强化。学校中常见的方式有,纪律评比或者卫生评比的流动红旗、班级奖状。当学生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后,便会主动学习,在日后的生活中也会更加注重锻炼团体主义精神。除此之外,一旦个体做出某种道德实践行为后,教师应在集体中予以鼓励和表扬,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替代强化会帮助学生自觉学习榜样行为。自觉性与主动性不仅是学习所需的重要品质,也是道德水平提高的关键。
2.3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教育工作具有极强的示范性,表现在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模仿学习上。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本身就具有“向师性”,著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也是最好的例证。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与信服,可以成为教育中的有效教学方法。当然,学生模仿与学习的对象应该是积极向上的,这便对教师本人提出了更高的道德标准与要求。教师本人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向学生传递积极的道德观念,为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
教师不仅要在教师队伍中作出表率,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更要用严格的要求鞭策自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亲自践行学生的要求。想要让学生学会礼貌待人,教师就要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多用礼貌用语;想要学生有守时观念,教师就应言说必行,坚决不迟到、不早退。总之,教师注重提升本人的道德修养,积极践行道德行为便是对学生开展的最好的德育教育。
【结束语】小学阶段是学生德行培育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要与学校、家庭共同重视起学生品德的培养工作。面对现行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勇于开拓创新,借助多样化的方式,以身作则,因势利导,努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唐铭华.探究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0):23.
[2]卢秋婷.探讨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J].学园,2018,11(18):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