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几点做法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桑洪春
[导读]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存在而永恒的课题

        桑洪春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东华小学  116031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存在而永恒的课题。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是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喜爱着他的利息,”在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习惯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真理诞生与一百个问号之后。培养学生善于从细小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找寻规律。如在有一道实践活动题:用3个同样的小长方体,长1厘米、宽2厘米、高3厘米,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可能有几种情况?它们的表面积各是多少?此题不要仅仅在于解答出来,更重要的是你想到了什么,在此启发下,有的学生想到拼成的大长方体的长、宽、高中只有一个扩大3倍,而其他的两个量不变,发现不变量和变量,更快更好的解决这类问题。在数学的学习中,只有不断的提出问题,才能发现数学规律,想象力会更丰富。
        二、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离不开教师的培养。
        能成为一名数学教师,归根结底是我在学习阶段就对数学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要想教好数学,你就必须要牢牢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并乐于研究它,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应运用知识到迁移规律,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要作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沟通新、旧知识见的联系,对知识进行类比,使之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灵活解答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如果教师只注重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将会导致差生大量出项,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根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 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可以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一节课时,部分学生虽然对规律掌握较好,但在如“补0”及“填0”多个难点上的突破上就出现了很多问题,于是在运用规律的基础上,我又想出2种方法比如0.1扩大1000倍的做法,可以这样去思考:将0.1扩大10倍是1,1扩大10倍是10,10扩大10倍就是100,这样0.1扩大1000倍就是100,还可以先在右面补几个0,再去移动小数点的方法,如0.1扩大1000倍,先补几个0,扩大往右补,缩小往左补,这样0.1先转化成0.100然后再将小数点向又移动三位,即为100,解决了填几个0这个难点,这样的教与学,全班学生都掌握得很好。

在长方体的教学中,在求长方体的每一个面的面积时找不准相应的“长、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就要求这些学生先将所在的棱都先写上长度,这些学生也顺利得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是学生在哪出现了问题,我均要去想一些“新招”,这些方法是教材中所没有的,却又真真切切得使学生顺利得掌握,也促使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去想适合自己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
        三、计算能力培养:
        计算能力的高低可以说直接决定着数学成绩的高低。如果证书的城出发没有做到正确熟练,那么小数的乘除法就会难上加难。因此,计算的训练过程要做到新旧结合,精讲巧练,持之以恒,在平日数学计算中,可以安排每天3-5道计算题,达到温故知新,利用好手中的材料。
        在教完有关计算内容后,会进行第一次小检测(几道题),批后发现问题,讲解并进行改正。第二次完成书中内容(书中内容相对简单),最后做能力,并将出错内容练会。要求学生做到又对又快,对个别不过关的个别学生,进行辅导,与家长保持联系,利用课余时间多加练习,熟能生巧。把计算当成头等大事去做,只有当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见实效。
        四、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道的知识,加深理解,独立完成作业也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由于学生在校时间紧,不能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作业,但我深知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更好得获得真实的信息反馈,我常常会挤出时间来,变课外作业为当堂作业,要求做作业就象考试一样去对待,有效得避免了作业抄袭等坏的现象,这样的批改有效,即时矫正,可以避免重复错误,形成定势,促使学生认真完成。
        五、培养学生检查的能力和习惯
        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错误是难免的,正如在人生的路程中,总是难免有各种各样的错误,因此,检验改错的习惯也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一个发展性学习习惯。因此,在课上课下应把检查和验算当作不可缺少的步骤,养成检验的习惯,如 在“多加几,就减几”,“多减几,就加几”的简算教学中,仅仅记住规律去计算是远远不够的,“个位数学检验法”的效果就很好,如“871-103”,由于此规律地影响,再加上数学能力低,有一些学生便会这样去解答:871-103=871-100+3=774,又因为学生掌握了“个位数字检验法”这个习惯,发现个位数字应为8,将+3改为-3,就可以避免出错,类推到小数的学习中时,便会用末位数字检验法,不但不难,反而会很轻松,再如“北师大版”方程教学利用天平解决了方程的性质,但解方程时对于出现“5-X=3”这类方程则不好解决,怎么办,就必须教会学生“减数=被减数-差”等等的关系,再将结果代入方程中检验,就可以提高解方程的能力,学生也就顺利过关了,也为解复杂方程做好了准备,对于在活动中所犯错误,应将错类及时整理,在以后的学习中,再出现此类题时,能够改过,不再出错,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有了信心。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习惯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地给予帮助,成为他们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指导者、引领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