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西 530029
摘要:乡村景观设计及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尊重设计基本原则,对乡村景观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还要采取相关设计意见,保证乡村景观规划及设计的效果,并通过乡村景观设计,促进整个区域内的乡村经济发展及建设。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景观;规划
1美丽乡村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内涵
1.1美丽乡村内涵
美丽乡村的概念首次由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提出,2008年该县拟定“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计划,预计用10年左右时间打造“村村优美、人人幸福、处处和谐、家家创业”的中国美丽乡村,从而进一步构建“安吉模式”的新农村建设体系。实际上,“安吉模式”下的美丽乡村属于一种理想状态,它涵盖了乡村社会层次以及乡村景观层次两方面,本文主要围绕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进行详细探讨。
1.2乡村景观层面
美丽乡村中的“美丽”一词有美观、优美的含义,主要是指乡村景观视觉上的美感,呈现出的美丽环境。乡村景观打造必须要与周围自然环境、地形地势相融合,这也是乡村景观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应充分遵循景观优化原则,有效协调经济、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挥出景观的最佳优势,以此实现乡村景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规划设计乡村景观时,应以保护乡村景观为基础,以合理、高效利用乡村资源为根本出发点,结合乡村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功能性,公共景观的人文性、合理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最终打造出美丽、健康、舒适的乡村生活和文化体系。
2存在的问题
2.1设计理念较为片面
我国在美丽乡村理念的建设过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在相关的建设过程中并不能满足其乡村和农村发展的必然需求。虽然各地已推出各种政策鼓励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但大部分还是比较粗糙、单一。我国在该方面的建设过程不具备完善的体系,并且我国各省之间存在着许多文化差异较大的农村思维,同时不同的民族之间具备着不同文化的信仰,无法实现乡村景观进一步发展。各个地区的乡村发展规划需要通过不同的思维和手段进行改善和提升,现阶段片面化的设计理念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更无法实现最终目标[1]。
2.2相关专业人才的数量較少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美丽乡村的发展观念在许多省份已经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推广和完善,并且在提升的空间中形成了许多专业的建设团队和相关人才。但由于我国农村的建设面积较广,乡村的布局程度较大,成立的建设团队仍然无法满足我国大面积农村建设的需求,对于其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人才的发展一直作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驱动力,具有着推动社会发展的综合力量,如何才能拥有更多的人才,一直是社会各个行业发展的关键点。我国专业人才的数量较少成为了影响我国美丽乡村发展战略的一大壁垒,不利于后期乡村发展的有效开展。
2.3整体规划设计存在保守的理念
我国农村至始至终都属于传统落后的群体,在许多方面仍然与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不仅有利于改善城乡发展的关系,而且能够进一步提升二者的影响力,促进城乡结合。但农村的发展道路一直较为坎坷,传统的思维观念无法为先进思想的融入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在建设的过程中降低了其具备的适用效应,无法实现整体规划设计的有效开展[2]。
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城乡规划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合理规划乡村生活空间
乡村规划中乡村街道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居民公共生活区及居民住所两者的分离与联系上,居民公共生活区及居民住所不仅可以将整个居民区联系起来,还可以将居民生活空间进行独立分离,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过程中,不能破坏乡村原有的街道规划,应在原基础上进行适宜的乡村空间结构建设。
以建设市民休闲森林公园和美丽乡村为抓手,通过乡村通道、环村林带、休闲公园建设等,全面提升乡村景观的建设水平。
3.2全面体现乡村地域特点
历史传统文化、地域风情文化和民俗文化是乡村地域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实际景观建设及规划中,要充分体现乡村的地域特点,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乡村的美好与温暖。在乡村景观设计上,可以将民间风俗文化故事及农作物等结合起来,有效进行乡土气息的景观设计。
此外,应将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环境进行有效融合,提升居民舒适度,使其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以创造国家森林城市为支撑、乡级城镇为纽带、新型村庄为基础的空间格局,形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配置均衡、覆盖城乡的公共绿化体系。
3.3结合本土优势与经济产业发展
在加强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产业化,挖掘乡村景观设计的独特性。在乡村建设中,可以将经济林产业与传统农业产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在平坦且开阔的土地上,对经济林和各种农作物进行交叉种植,将农作物按照种类进行分区种植,在方便种植管理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体现景观的整体性。结合本土条件有针对性地发展庭院经济,在完成乡村绿化的基础上增加经济收入。
3.4针对性地进行民商分离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下,我国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了发展速度,地区经济也随着城乡企业的发展有了一定进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力量。我国部分企业因未能对景观进行合理的布局及规划,导致空气污染严重,经常会出现夏季热岛效应。因此,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将民商进行有效分离,若进行工业规划,则要对有害气体及热量的排放进行细致规划,厂区周边要尽量减少植被量。
3.5尊重并传承当地传统乡村肌理
村庄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地方,美丽乡村建设是现代乡村建设的趋势,对农村生活及生产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规划时,要对乡村肌理进行全面保护,为生活发展创造条件。在实际规划中,要从原始村落实际形态着手,全面了解空间肌理、景观素材以及节点元素等,这对美丽乡村景观建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景观规划过程中,要尊重传统文化的挖掘,还要结合乡村风格及现代风格,以改造提升为主,形成景观互补、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体现乡村景观规划的优势。
3.6加强旅游业发展
在乡村景观建设中,要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地区内旅游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更好地规划乡村景观设计。我国部分农村在进行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将景观特色作为基础建设,加强服务建设,并全面发挥区域内的景观特点,这样才能吸引游客。
在景观建设过程中,还要全面考虑游客的参观体验,并根据时代发展添加时代元素,打造乡村景观,这不仅能有效保留区域内的文化特色,还能保证乡村建设具备较强的时代特点,吸引更多游客,为乡村建设奠定稳定基础。
此外,相关管理人员要将人文亮点、地区产物等与时代发展结合,打造服务亮点,着重发展地区特点,为当地村民提供生存之道,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保证农村各项发展能够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稳步前进,提升农村经济收入,为农村经济建设奠定稳定基础。各级领导人员应充分重视旅游业,为乡村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看重持续性发展的意义,切勿仅关注眼前利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景观的合理规划设计非常重要。在之后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必须要严格遵循生态环境发展的“六大原则”,展现当地文化特色,通过合理设计乡村空间结构、基础设施等,体现出乡村地域特色,更好地推动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莹.美丽乡村视野下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20(1):76-77.
[2]杨倩.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乡村科技,2018(2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