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规划设计院 山东省滕州市 27759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建筑设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由于缺乏规划意识会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联系、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阐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问题带来的后果,从而提出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强化规划意识的必要性,为建筑设计工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城市形象
引言
建筑设计能够直接影响到城市形象,做好建筑设计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建筑设计的概念、城市规划的概念、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城市开展相关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1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相辅相成
每一座城市设计都有着自己独具一格的设计风格和方式,对深化城市规划、指导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城市设计将设计理念充分应用于城市的每一个细节,可以生动、具体地处理好城市地理和物质形态的关系,可以完善城市的各个组成要素和不同地域间的关系,将抽象的规划指标变得具体。在城市设计的指导下,城市建筑在功能和空间上可以很好地反映城市规划思想。因此,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能够指导建筑设计更好地开展,而建筑设计可以反映当前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促进城市规划的优化和完善,实现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良性循环发展。
2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2.1建筑设计项目规模和类型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的项目规模日趋增大,有些项目的规模已经趋近于一个区域的规划,例如有些居住区的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对住宅建筑的设计,同时还包括了相应的配套设施、社区服务设施以及便民服务设施。这些设施中包含了更多的建筑类型,包括中小学、幼儿园、体育场馆或健身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老年养护院、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司法所、派出所、商场、菜市场、银行网点等各类配套设施,几乎囊括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民用建筑类型,在这种形势下,不管是从建设方还是从规划管理部门都对建筑设计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在单体项目的建成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基于这种情况建筑设计人员仅仅运用建筑设计知识去完成设计任务就显得捉襟见肘,在设计工作中具备规划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2.2建筑设计应遵循自然
人们在建筑工程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在不违背自然规则的前提下可以适度改造自然建造符合人类需求的建筑及温室,将原本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改造成适宜农作物生长的优越环境,即使在大雪纷飞的冬天,人们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再比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进入蒸汽时代,经济取得巨大飞跃,建筑作为文化载体,承载着当时发展的经济情况、人文精神,充分展示当时工业革命的气息,但过多的工厂建设破坏了生态平衡。再如,当代工厂多选址于主导风向的下方、河流的下游,遵循自然,尊重自然与人文。
2.3完善建筑设计方案的评审制度
基于城镇化建设需要,尽快构建成熟、完善的评审体系,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在评审体系方面需要基于城市的性质、规划目标、建筑物的特征、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针对性地设计。尽量保证评审指标的详细和完善,这对于提升建筑设计方案评审结果的准确性与客观性也有积极帮助。另外,在建筑设计方案送审以后,评审小组的专家一方面要仔细审查设计方案是否与城市规划的相关要求存在冲突,另一方面还要从专业角度,对设计方案中建筑的功能、特色等进行审查。
在遵循城市规划和保留建筑特色之间做到统筹兼顾,这也是实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2.4实现建筑空间立体化与多样化
城市高层建筑已具备立体化、多样化特色,设计人员应在此基础上优化,进一步融合建筑空间、城市交通、市民活动空间。高层建筑通常按照标准层次进行叠加,从地面沿竖直方向利用空间资源,将多种功能集中于空间实体中,改善城市建筑服务质量。城市高层建筑尺寸、结构存在差异,使城市空间类型更为丰富,建筑群体具有高低错落的美感,空中走廊可实现各建筑的相互连接。当代高层建筑并非完全独立的个体,而是整座城市体系的重要组合部分。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应兼顾城市风貌、建筑群体、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促进高层建筑群体与周边道路、交通、绿化工程的有机融合,使高层建筑更便利化、绿色化。
3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规划意识导致出现的问题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毕竟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各自拥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学科构架,在某些基本概念上还存在着一些不一致的问题。例如,对于建筑高度的定义,以平屋面为例,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定义为“建筑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在《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中定义为“建筑物主入口场地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女儿墙顶点的高度”,两个定义最主要的区别是后者包含有女儿墙的高度,而前者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建筑设计多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定义为准,而规划中以《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的定义为准。如果在航空限高区域和文物保护规划的建筑高度控制范围应为“室外地面至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最高点的高度”。如果建筑设计人员缺乏规划意识,对于建筑高度的定义就容易混淆,不能灵活掌握,出现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衔接不顺畅的问题。再如,在某住宅项目中,已经批准的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中位于边户的一套户型的其中一个房间的窗户是开在房间北侧的,但是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由于建筑设计人员缺乏规划意识,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认为窗户开向东侧更为合理,擅自将窗户开启位置进行了调整。也许将窗户调整至东侧对于采光来讲确实会更好一些,但是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第一,与已经批准的规划不符,会导致建设单位“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违反城乡规划法,构成违法行为,从而影响规划验收。第二,将窗户位置调整,必然导致窗户所在位置的两个立面发生变化。第三,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有些开发商会提前制定销售资料,擅自修改窗户位置,会导致销售资料与建成后的事实不符,引起纠纷。所以,建筑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已经批准的规划方案进行深化、细化。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中,城市变革是必然过程,我们必须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去进行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顺应城市发展的方向,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方便居民生活,利于工厂生产。建筑设计行业随着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随之蓬勃发展,对建筑设计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从与规划专业衔接和融合的趋势来看,建筑设计人员具备规划意识的必要性日趋明显。
参考文献:
[1]王倩倩.大遗址区小城镇规划策略与方法研究——以洛阳市平乐镇为例 [J].城市建筑,2020(20):213-214.
[2]江宁宁.浅析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2):185.
[3]晏晓波.分析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建筑设计的影响[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1):108-109,113.
[4]孙国峰.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思考[J].门窗,2019(24):164.
[5]段金焕.建筑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思考[J].居舍,2019(30):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