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及维护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王云龙1 楚万军2
[导读] 摘要:电厂电气设备包括同步发电机、主变压器、机炉专业的辅机、电气主接线以及一系列变配电装置等,这些都是保障电厂安全运行的关键与基础,所以需要保证这些电气设备能够长周期的安全、连续、经济、稳定地运行。
        1身份证号码:41018319890203XXXX;2身份证号码:41012119700908XXXX
        摘要:电厂电气设备包括同步发电机、主变压器、机炉专业的辅机、电气主接线以及一系列变配电装置等,这些都是保障电厂安全运行的关键与基础,所以需要保证这些电气设备能够长周期的安全、连续、经济、稳定地运行。对电气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有针对性的维护是保障电厂生产安全和运行的坚实基础。因此,对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对设备故障原因进行技术研究,并分析故障发生的成因和如何预防故障的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措施,及时做好相关电气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及维护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厂;电气设备;管理;维护
        引言
        电力行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电气设备种类逐渐增多,电力行业也面临巨大的改革创新。为满足不同用电需求,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投入到电厂生产运行中,这在提高电厂生产效率的同时为电厂企业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随之而来的设备故障问题还需要受到重视,越先进的设备对于设备维修管理所具有的要求也更严格、更专业,对此电厂企业还需要结合电气设备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故障监测与维修制度。
        1电厂设备保养和管理的必要性
        电器设备一般是由变压器、变电站设备、电气主接线、配电装置和厂用电等组成。那是电厂电流较大和电压高的缘故。因此,对相关电气设备的安装要求比较高。因为电气设备型号的选取、产品质量和施工技术都能够对整个电厂的平稳运行起到关键作用。影响供电效果的问题有很多方面,如电厂电气设备的接线是否牢固且无误,设备螺丝是否旋紧,变电设备接地线的安装、电力仪表设备焊接等,那么加大电厂电气设备的保养和管理力度是极其必要的。所以应制定相关养护制度,提升设备运行状态检测技术的专业化运用,确保电厂电气设备的平稳运行。
        2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影响因素
        实际工作中,影响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因素主要分为如下几方面:首先,为电气设备性能方面,现阶段我国工业化进程并未达到高发展水平,我国电气设备生产技术同发达国家相较而言处于落后状态,而部分企业在电厂建设过程中出于节约成本目的,便将部分性能欠佳的电气设备应用至生产过程中,此类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运行故障,且所产生的管理及后期维护也较为繁杂。此种现象的产生无疑对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提高形成制约,因此,为实现此问题的根本性处理,须重视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其次,为电气设备运行方面。分析电厂运行情况而言,若技术人员可在电厂运行中具备较为高超的电气设备运行技术,可对各项设备均形成合理控制,方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技术人员自身技术水平较低,多生搬硬套的操作电气设备,此无法对设备科学运行的要求加以满足。技术人员在电气设备运行中也无法提出建设性意见,对电气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形成影响。最后,为电设备检修制度的缺失。分析现阶段电厂运行情况而言,供电过程是否稳定将会直接影响电气设备运行效率,设备的高效运行此也为保障电气设备得以安稳运行的首要前提。而实际情况中,大部分电厂并未对设备的检修工作加以重视,也并未设立健全的设备检修制度。检修人员对检修工作重视性不足,工作态度敷衍,无法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加以解决。此外,因电厂管理层并未对设备检修形成充分认知,使得技术人员的检修技术培训、学习活动不够全面,此为阻碍检修人员技术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若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足,则无法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及时解决,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形成影响,导致电气设备运行降低。


        3电厂电气设备管理维护的举措
        3.1加大电气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在电气设备的管理中,要实行专人专机和专岗制度,确保电气设备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确保日常运维工作的有效性,这是吸取了电厂的电气设备管理方面的宝贵经验,进而总结出来的。现代化技术和现今电气设备正普遍应用到电厂中去,相关的管理机制也要不断地推陈出新,跟上时代的发展,同时保证电厂的设备配备专业技能娴熟的人员,把电气设备维修落到实处,确保对电气设备发生的故障进行合理分析且妥善解决。
        3.2定期检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
        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检测大大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管理能力,目前电厂机组利用率普遍低下,在此情形下这是相当合理的管理手段了,确保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监控测试,立即发现问题,进而能够用合理的办法进行应对,让电厂的电气设备运行相当安全。运行状态的检测维修要做到专业化、规范化,以免管理人员在作业期间受到伤害,或者对电气设备本身造成破坏。妥善地安排维修时间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维修,要确保电厂的电气设备利用率最高,避免因停电时间过久,使得经济效益大大降低。
        3.3做好误操作预防
        电厂电气设备倒闸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操作票流程进行现场作业,针对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对业务流程不了解、操作执行不到位、安全用具不完善等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和处理,并加强人员培训。为保证设备人员操作安全,在工作过程中尽量安排两人共同作业,特别对一些操作复杂的工作,应保证一人操作、一人监督,监督人员应该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与技术能力,能够对操作人员进行指导与监督。严格落实操作票流程与调度命令,做好各班组之间的交接工作,交接班前后半小时为保证电气设备安全性应禁止道闸操作,并结合现场非常规现象上级管理部门进行上报。
        3.4合理进行地线布设
        接地线布设工作能够保证设备与设备检修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从设备运行来看接地线工作容易受到线路短路或者雷电问题等导致设备接地故障。降低接地不良对设备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还需要优化接地线结构,比如:在进行接地线规划设计中摒弃传统接地线形式,采取环路式接地模式,有效降低某处接地线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其他线路牵连受到影响的情况,以此保证整个电气设备运行安全,减少接地故障发生造成的连锁反应。另外,根据需求配备监测报警系统,在接地装置发生问题是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修与维护,协助工作人员进行故障处理。
        结束语
        总之,造成电气设备的故障成因有很多,在日常生产工作中如何快速地定位故障范围,探究故障原因,并立即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必须有一支具备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能力的电气专业运行、检修人员队伍。除了不断在工作中提高运行、检修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程、规范规定的要求和程序来执行,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和学习,加强对电气设备使用情况的监督与设备台账的管理,定期、按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验及维护,加强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巡检,及时发现电气设备可能存在的异常缺陷、隐患等,尽早安排处理有关设备的缺陷、隐患,才能最大可能地减少电气设备故障的出现,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厂的安全、稳定、经济、连续运行。
        参考文献:
        [1]郭庆.电厂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与检修技术要点浅析[J].设备监理,2019(08):36-37.
        [2]张奇.浅析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管理与维护[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2):59.
        [3]彭利辉.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及维护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19):192-193.
        [4]王贵文.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及维护[J].山东工业技术,2018(13):185+179.
        [5]陈勇.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8,14(35):147+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