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060219811013XXXX 佛山市新澎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528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建筑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并得到全面发展。就目前来看,建筑工程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从而增加了工程施工成本。据此,建筑企业应对施工加强管理,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与沟通,以此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要求,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控制措施;研究分析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尤为显著,建筑工程作为重要行业之一,其发展可以带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建筑工程管理对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发展会促使建筑行业的生产能力以及质量安全的提高,使得建筑行业更加有序和高效的发展,也会使建筑行业的竞争机制良性化。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和概况,然后探讨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改进进行讨论,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促进建筑行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分析
1.1保障安全
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是整个施工中最重要的准则,所以,无论是管理者或是施工人员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可使施工安全性得以保障,有利于建筑工程如期完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作为相关宣传者、执行者,应对施工安全予以重视,针对违反施工规范的人员应及时处理,有效落实安全管理职责,避免施工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
1.2监督原材料的采购与工程验收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因此,在原材料采购中应确保质量,认真履行工程验收职责,对施工原材料认真盘点,确保材料的有效使用,避免将存在质量问题的施工材料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为后续的施工带来不利影响。
1.3对施工中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及时处理
建筑工程具有不可预测性,例如在施工原材料的使用中,若利用不合理则会导致成本增加,从而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现象发生。因此,管理人员应对工程合理规划,与设计人员及时沟通,并加强对工程信息的了解,使不可预测的因素得到解决。除此以外,还应对建筑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加以考虑,保障建筑施工有效开展。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2.1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管理混乱
良好的管理机制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得到有条不紊地实施的关键。而就现代来看,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较多,无法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原因需要引起重视:第一,只注重利益,而忽视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使得施工现场的管理较为混乱,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缺乏人性化,难以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更多的只是照抄照搬,不仅摸着石头过河,而且没有对过河中的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这也是建筑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源所在。第二,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各自之间良好的配合才能完成,但是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各自的职责不明确,尤其是在施工管理中,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有待改进。
2.2建筑企业领导对施工管理创新工作不重视
导致建筑行业施工管理创新工作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领导层对于创新工作的不重视。对于建筑企业的领导者而言,他们更多的是将注意力投入到如何获取地块、如何招投标、如何进行后期的房屋营销等方面,对于施工管理的创新工作投入得不够。
而施工管理工作对于建筑物的建设而言是最重要的,没有施工管理就不能使用现代市场的发展,这样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对施工进度产生不利影响,致使工程无法在工期内顺利完工,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强化措施
3.1加强房屋建筑设计与房屋建筑的协调管理
一方面,房屋建筑设计和施工人员应该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改进设计样式,创新施工方式,例如采用空间外网格+钢框架+核心筒组合结构体系,实现绿色房屋建筑和节能房屋建筑的要求。另一方面,房屋建筑的施工管理部门应该与各个施工部门进行充分的协调沟通,以及对于施工中比较关键的部分,通过双方严谨的沟通规则保障设计与施工的责任归属,促进双方的协作。
3.2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力度
为了确保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还应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对施工设备、材料、人员以及环境的识别与控制。此外,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对安全要求极高,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便会导致企业经济损失,严重者还会威胁施工人员及建筑物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部门应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规范,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效落实,对责任主体加以明确。与此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应将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配备安全人员,避免因施工企业返工而造成经济利益损失。
3.3建立健全EHS管理体系
EHS管理体系又被称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中应不断健全EHS管理体系,同时组织安全培训活动,帮助管理人员熟悉防护物品使用方法,并对防护用品检修方案科学构建;施工人员上岗前还应做好岗位培训,对施工环境严格考核,设置相应的警示牌、安全标识等。建筑工程施工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极大。据此,施工人员还应对建筑垃圾合理处置,实现其回收再利用,提升我国环境效益。
3.4创新建筑施工团队
对于施工管理工作而言,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了施工质量,所以,在创新施工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创新对施工团队的管理。从我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来看,施工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农民工,而专业的技术人员相对较少,所以很难保证施工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在创新施工团队的过程中,应定期对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同时可以采取一帮一的方式,让具有丰富经验的员工向新员工传授经验,提升其专业技术。同时,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应侧重于有专业技术和有从业经验的人员。在此基础上,还要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对于那些在工作中表现好的员工,应及时给予物质奖励;对于那些在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员工,要进行处罚甚至是开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紧密结合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从三个有利于论述其重要性,从管理机制、成本核算和管理对策三个方面,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具体的应对之道,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朝着更加科学、智能、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并为此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高荣华,冯飞,张前进,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22.
[2]张雷.浅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33):15.
[3]朱岳均.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18.
[4]王瑞波.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8):206-207.
[5]王秀明.浅析房屋建筑维修及质量监管[J].全面腐蚀控制,2020,34(10):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