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山东诸城 262200
摘要:现如今,国家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内常住人口以及外来人员快速增加,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使城市已有的污水排放相关设施无法满足正常的排放需求。为改善城市污水排放情况,促进城市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及管理需进一步加强。鉴于此,本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及相应解决对策进行分析,也给相关技术人员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前言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城市每日的污水排放量已经高达数万吨,若这些无处排放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必然会对城市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国家颁布的《城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表示: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必须要达到65%才算合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内很多城市所建设的污水处理厂都需要使用深度二级相关工艺来处理城市中排放的污水,对于部分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城市,可使用二级生化处理技术对排除的污水进行净化。对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发展进行研究发现,还有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发展时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对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及管理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给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1.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处理技术落后
城市飞速发展过程中,污水的处理量也不断增加,但在进行城市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存在一定滞后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量和效果均未能达到城市污水排放需求,再加上部分城市在污水处理排放时有一定要求,因此,现在的污水厂并未能达到高质量处理的目的,可见,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管理亦是如此,需提高管理水平。
1.2污水设备未能达标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设备均是污水厂从国外购买的先进处理设备,还有部分是外来企业和国内的相关企业合作引进而来。出现这一局面的关键原因是国内的污水处理设备使用起来与国外设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质量以及使用感受均有差异,存在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国内在进行污水处理相关设备生产时,在材料的使用和生产方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材料未能达到生产的标准,生产的方式比较落后,在生产过程中监测不到位等,正是这些问题,对国内污水厂的建设及生产带来极大的制约,也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1]。
2.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及管理的应对措施
2.1加强污水厂建设和管理的技术
要解决城市污水的排放问题,需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一步现代化,建设需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系统可借助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设计开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污水处理集中运维管控云平台,实施全程动态监测,加强管理的质量。通过互联网网络及通用数据采集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存储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实现污水处理系统的监督,相关工作者对处理环节及运行的状态等都能很好掌握,并根据数据的变化判断有无异常,实时检查,及时处理存在问题,避免故障发生。利用信息技术,还能实现信息共享,对运营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让规划更加科学,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污水处理的可连续性。因此,在建设污水处理厂时便要将服务区排数系统设计好,加强源头的管理,还要对漂浮物进行及时处理,保护好水泵,监测实时动态。这一应对措施在黄塘河污水厂中便有体现,黄塘河污水厂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系统统一管理,在建设上也实现了技术化,对城市污水的处理也达到很好的效果。
2.2运营管控云平台的污水处理优势
管控云平台是依据现有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把全部的数据从电力线通信中上传至云服务,结合现移动智能手机APP,取代旧设备的实时监控管理等,通过与手机软件的结合,将所有工作环节内容与管控云平台相连接,可以通过手机来监控当前污水处理的各指标,无需亲自到污水厂处理,大大节约了工作时间效率。还能够按照指定的方案进行有目标的巡检,维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使用移动考勤。远程监控是根据各点分散采集进行集中处理,各种数据监测点同时上传储存到指定的服务平台。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网页就能观察到各厂各站的污水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调查,优化了以往只能在电力线通信查看本地监控室的不足,优化了以往信息堆积滞后的弊端,减少了运维人员的纯人工模式,达到降低运营成本优化资源分配的目标。系统提供APP移动应用的同时,还能实现报表统计,报警等功能。根据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实时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如有异常可进行实时报警,加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污水处理厂基础信息的综合查询和统计分析等业务,极大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方便管理人员对污水处理厂日常的总结与分析。
2.3提高污水处理相关设备的研究水平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我国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设备制造企业当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相关设备的进一步研发,对已有的污水处理设备不断创新和完善,在进行创新与完善的过程中,还要与国内的污水处理实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和完善污水处理设备,做到物尽其用,以此满足国内城市污水处理的相关需求。由此可见,将污水处理设备研发水平进一步提升,对后续的工作有积极的意义。在黄塘河污水厂建设前,建设部门就已经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与当地地形相结合,在研究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将其很好的运用在污水厂的建设中。
2.4将水体管理的河长制与专管员制进一步落实
所谓河长制,就是由河流水质的改善制度与环保问责制度进一步延伸而来,治理水污染的一种制度,采用河长制对污水厂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就是将整个项目中的基础数据、监控视频及监测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再使用传输网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然后传输到管理系统内,最后公诸于社会。进行管理的数据包含政府管辖的河道河长,该项目的负责人、水体专管员、项目资料、项目评估报告等,这些资料均需要进行统一的管理,并由相关负责人负责。对水体管理的河长制与专管员制的进一步落实,有利于污水厂的有序建设和有效管理,对城市排污工程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
2.5强化污水厂的风险评估
污水厂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风险事故,因此,需加强相应的评估。另外,污水系统的风险存在突然性,而发生风险会给工作人员等带来极大的伤害,因此,加强风险评估极其必要。污水处理厂建设过程中包含的风险有:停电、地震、事故超越或者物体损坏等,这些风险对于整个工程都会有极大影响,即使在进行设计时已经有所考虑,但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依然要做好相应的预防。例如:若污水管受损,存在泄漏溢流的危害,若进水泵有杂物拥堵且未能及时清理,对排污有很大影响。因此,强化风险评估有助于提前预防,若其中某一环节发生事故,必须即刻进行处理,否则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也不利于有效管理。黄塘河污水厂建设前,建设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对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评估,在排除各种风险之后,开展污水厂建设工作,同样,管理过程中也要加强风险评估,只有尽量避免存在风险,才能将污水厂的用途很好地展现出来。
2.6加强污水厂建设管理的协调性
要进步加强国内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管理协调性,首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解决城市供水与污水管理部门不同这一问题,然后针对性解决这一问题所引起的相关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在所在城市实现供水与排污统一化管理,这样不但能够实现统一有序的管理,还能让城市中供水与排污相关管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此外,城市污水厂在发展时还应当重点打造自己的团队,培养一个具有超高水平且专业的排污管理团队,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让污水厂的排污技术以及日常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建设和管理平衡[2]。
结束语
总之,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保证城市污水得以有效排放和处理,需进一步完善建设工作,加强管理。对此,城市在进行污水厂建设时便要找出已经存在的问题,然后与实际结合,完善建设环节,在管理上对设备等进行统一的管理,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加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评估,才能更好的实现城市污水的有效排放,促进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中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8):2138.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0.28.2062.
[2]管玉华,张爱军,刘星宇.项目管理模式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1):246-248.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0.1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