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师生沟通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罗亚妹
[导读] 沟通不仅是班级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罗亚妹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那霍镇水石小学  525429
        摘要:沟通不仅是班级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一种艺术。在小学教育阶段中,教师只有掌握了这门沟通艺术才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才能真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与其进行情感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提高师生间沟通意识,做好与学生沟通的工作,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沟通
        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在初级状态中,而教师的管理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具有直接的作用与影响。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重要阶段,有效的沟通对学生学习有着促进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掌握好沟通的方法与力度,进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在目前的班级管理中,多数教师缺少沟通艺术的运用,导致师生之间的沟通效率十分低下,因而造成了一定的隔阂。所以,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沟通形式,改善师生间的关系,完善班级管理制定,提高班级向心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一、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开展沟通工作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识,为班级管理奠定感情基础,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在管理工作中要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才能获取学生的信任和敬重,进而树立教师的威望与信誉,才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教师在面对班级中的学生时,要做到一视同仁,秉承公平公正的态度去管理班级大小事务,不能因教师个人喜好实行区别对待。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还要善于听取学生的建议,对学生做到开诚布公,让学生能对教师敞开心扉,使学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例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沟通交流,让师生之间有话可说,使班级管理教育更加顺利。
        二、了解学生,做好沟通准备工作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教师要对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与观察,为接下来的沟通管理做好充足的准备。另外,教师要提高沟通管理的意识,通过沟通来解决教师间、学生间的矛盾与问题,帮助学生解决日常问题,而不是简单的与学生交流。例如,在日常的管理与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与课堂表现,从而对学生有进一步的了解。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举班干部,与班干部进行沟通,了解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也可以从其他教师口中得知学生近期的表现,从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三、遵循学生差异性原则,实施多样化沟通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会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有差异是必然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多样化、个性化的沟通。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或者通过眼神、肢体动作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在具体的沟通过程中,对于学困生来讲,教师应以谈话鼓励为主,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能使教师发现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也能缓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对于中等学生来讲,与他们的沟通应以提高学生自我发展动力为主,引导学生分析自身目前的状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使学生打破现状,突破自我;对于优等学生来讲,师生间的沟通对话要体现出平等与理智的状态,让学生在自我优势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帮助学生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制定全新的发展目标。
        四、做好榜样作用,与学生家长建立有效沟通
        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年龄的问题,很多学生对教师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教师的示范作用,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为学生做好榜样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另外,教师还要与学生家长建立沟通平台,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管理效率,让教师与家长可以多方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校教育环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学会倾听,提高沟通效率
        倾听是沟通艺术中的重要部分,只有学会倾听,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提高沟通的效率。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师不能光靠“说”,还要多“听”,从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联系,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去表达内心的想法,倾听学生的烦恼与快乐,从倾听中把握重点,以便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指导方案,从而提高班级管理与沟通的效率。
        总而言之,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沟通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通过沟通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能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内心思想、学习与生活状态,牢牢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而制定针对性的班级管理策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陶全德.浅议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师生沟通[J].甘肃教育,2019(17):37.
[2]钟小梅.略议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新课程(上),2019(07):294.
[3]宁文学.小学班级管理浅议[J].中华少年,2019(18):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