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蕊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高级中学
摘要:为响应新课程标准的号召,当前的高中化学课已经将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并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教学背景,综合化学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为一体组织教学,以提高高中化学课的课堂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当前高中生化学探究能
力进行分析与探索,并希望能够对高中生化学教学的完善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探究能力;培养;
引言
实验是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对干深化学生的知识掌握以及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都能够发挥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想要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让学生展开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教师要有意识地革新实验教学的方式。要创设更多让学生参与的实验教学过程,并且要让学生有更多开展对于相关学习任务探究的机会。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充分展开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才能够计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发展与提升。
一、高中化学学习中培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的理论性较强,知识难度大而且跨越性强,给我们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传统的“将和听”教学模式导致我们思维局限,不利于我们的知识理解和应用,造成了化学学习的逐渐两级分化,思维活跃的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扩展,但是我们中很多人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其学习思维被束缚.例如乙烯气体的制取实验中,我们只关注与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探究,只知道死记教师提到的知识,对于化学实验中化学现象、残留物、生成物等不能进入深入的研究.而提高探究能力则有助于扩展我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了主动思考的习惯,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这对于未来进入社会实践大有裨益.此外,探究能力培养也增加了我们学生之间、我们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时间,培养了我们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高中化学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2.1通过多种途径 ,营造探究氛围,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探究性化学教学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主要形式,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具体表现为师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共同探究中求知,使学生时时处于主动状态。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干探究的情境和途径,把更的空间交给学生。一节课成功与否,引导非常重要,而引导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语,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
2.2丰富学生知识,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通过化学学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方面要以实验为基础,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另一方面不能忽视化学基础知叶识的拓展,既要注重化学各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要加强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作为教师,要积极的组织和引导,将这些知识进行拓展。首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主要解决一些比较浅层次的问题,可以查阅一些与课堂有关的知识内容,例如,文中的科技史话、科学视野、资料卡片等,指导学生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成为课堂知识的延伸和深入。其次,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试过论,解决一些比较深层次的问题。在化学学科中,会出现很多有难度的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但是,作为教师,不能全部帮他们解答,应该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探讨,有必要时组成兴趣小组,教师只是在他们讨论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及时纠正他们的偏差。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解决了问题,又建立了—个和谐、合作的团队,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最后,将他们讨论的结果形成一个书面报告。
这是一个反思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升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但是,在现实中这一个过程很容易被忽略,所以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接受者,一定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和动力。
2.3引入生活案例,拓宽探究空间
化学教学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这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急化,使难懂的化学定律具体化,使学生学习化学循序渐新进井 ,由易到难,由表及里。例如,在讲解"一切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都应验纯"时,我引入案例∶2014年1月,我国河南郑州的五岁顽童将燃着的爆竹投入到一个客井里之后,又上前将面部贴近客井盖查看内部情况,谁知客井内的沼气浓度过大,突发爆炸,将其掀到10米之外。居民听到这声巨响,以为是地震了,因为楼里的一块玻璃都震裂了。这次放炮不值,造成孩子头部和手部的出而,孩子陷入昏迷状态,家长迅速将孩子送往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孩子的头部严重损伤,颅内有出血现象,情况危急,随时有生命危险。其实,长期不清理的下水道或者客井,由于管道内生活废水与工业废水并存、臭水与臭气并存、雨水与废水并存,极易产生并积累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如沼气、氨气、硫化氢等,它们的浓度超高而成为极其危险的安全隐患,犹如一颗"隐形炸弹",遇火即爆。
2.4大胆推论,类比总结 ,对比分析得出重要结论。
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是印象最深刻的,在知识的不断积累中这些知识在他们的脑海中会不断地深化。迁移。但是有些知识我们不能总是在课堂上通过实验获得,这就要求学生对目前要学习的知识加以大胆的参详、推论,应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了解先做出一定的推断,之后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些特定的实验来对自己的结论加以验证。
2.5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分析探究
教师同样可以丰富学生实验探究的形式,可以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于特定的实验主题展开科学探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策略。有的实验探究问题学生—个人可能很难将其解答,对于这样的内容则可以组织学生间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让学生借助小组的力量来共同展开对于很多问题的分析与探究,让大家集合集体的智慧,共同为很多问题找到答案。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让很多问题的解答更容易,学生们在彼此思维火花的碰撞中,也能够让自身的思维受到引导与激发,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的积极收获。
2.6引导自主实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一般都是由教师设计实验,整个过程也是由教师进行操作,学生也只能按部障就班,没有创新的空间。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设计到操作,最后到总结、形成书面报告,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是重点关注学生的家全问题。不管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学生肯定都会有收获,如果实验顺利,他们可以体会到收获后的喜悦,有一种成就感;如果实验失败,他们也,可以从中进行反思,寻找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这也是一种收获。同时,如果学校有条件,可以定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主动实验,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最大限度的提供保障和支持。
三、结束语
总之,培养探究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我们的自我认知,真正做好从解题的细节入手,秉承严谨的学习态度,也应当从教师和我们自身入手,老师积极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我们则要扩展自身思维能力,从化学基础概念入手,深究化学公式、化学概念、化学现象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解题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冯红梅 新课程体系下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07。
[1]田秀青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1]付全新高中化学学生探究能力评价之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8,09∶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