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璞琢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繁荣校区 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
摘要:作为一门自然性、基础性、工具箱学科,小学数学旨在培育学生完备认知体系、实践应用能力、健全思想认识,通过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联,来落实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STEM教育则是一种集科学性、技术性、工程性以及数学为一体的新型教育理念,其强调学生实践与应用中获得各方面意识、能力、素养的塑造。两者之间在育人导向与教育功能上的不谋而合,使得STEM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在STEM教育的驱使与引领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路径、定位、领域也将更为宽泛,更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时,应加强对STEM教育理念的融合与渗透,并以全新视觉审视STEM教育之于学生认知发展与数学教学效能提升的现实意义。借助对各类教学资源的开掘、各种教学活动的设计、各个生活问题的引入,于学生数学认知的各个领域强化对STEM教育的应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创造、实践探究、解决问题、完善认知的机会,让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的互促并进中获得思维拓宽、认知提升、素养塑造、能力培养。使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更好服务于学生认知发展,为实现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综合能力的提高而铺设路径。
关键词:STEM教育;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融合
STEM教育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的总称,其强调学生在全面提升各方面能力中获得认知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铺垫与保证。而对于正处于认知启蒙阶段的小学学生而言,其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理解能力的发展,必须以辅助性教育活动、教育资源、教育工具为引领。而数学在学科特性与知识构建方面的诸多特点,使得其在育人理念上与STEM教育可以无缝对接,且可以切实落实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与认知需要的满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STEM教育的内涵比较丰富,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融合效能凸显,必须与学生认知特性相契合、与数学教学内容相关联,方可切实凸显STEM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功能与价值,为学生各方面能力与素质提升提供助力。因此,教师在借助STEM教育落实小学数学教学时,应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并加强对各类资源与素材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探究、应用中获得认知发展。通过STEM教育作用的发挥,来实现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更为充分高效,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将科学性融合至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是学生认知的起点,既扮演着工具性作用,又发挥着基础性功能。而实现数学与科学的融合,借助诸多科学知识、现象、场景的渗透来落实数学教学指导,则可以为学生科学素养培育、思维能力提升提供铺垫。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应该加强对一些辅助性科学思想、科学问题、科学知识的渗透,使简易数学模型与对应科学内容有机关联起来,指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思想来解决科学问题,通过学科之间娥迁移、融合、渗透,将学生引入更为宽泛的认知视域,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调节课堂氛围,实现对学生科学兴趣的激发与科学意识的培养。例如,在开展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学中,为了指引学生对大小月、平年、闰年获得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判断,使学生将抽象的年月日概念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地球仪等道具,进行直观演示,来带动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在近距离观察与深层次感知中理解: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即一年;月有阴晴圆缺,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即为一月;而日有东升西落,地球的自转一周即为一日。通过地理与数学的融合,提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二、将技术性融合至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整合能力
进入新时代,很多可供应用至教育教学领域的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丰富多样。而技术对教学所带来的便利,既可以提升教学实效,又能帮助学生全方位感知技术工具的显著特性与现实意义。因此,针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问题、内容等,教师应加强对各类技术手段的应用,将技术与教学统合起来,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强烈冲击,让学生在观摩视频、聆听音乐、欣赏图画中获得对于自身抽象思维、空间思维、逻辑思维的发展,在技术多带来的直观体验中丰富认知,提升能力。使数学教学的开展更为科学高效。例如,在进行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对应的学习方法,并能将组合图形转变为熟悉的图形进行面积的求解。教师可以通过借助信息技术的方式,在课堂建立动态模型,向学生演示图形不同组合和分割的方法,促使学生在更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认知体验中开展探究、思考、分析、研讨,既拓展了其视域,又促进了其创新能力、整合意识的发展。
三、将工程性融合至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数学的本质特性是用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而工程技术中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则可以为学生投身实践提供了助力,且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内涵的理解。例如,生活中高楼大厦的建设、三角形的稳定性等,都涉及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因此,教师应有意强化对工程性思想的渗透,来落实小学数学教学,让学生在渗透着生活气息的数学认知领域内更好提升、发展自己对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并着力于利用数学来解决生活问题,在实践中提升认知。例如,在开展二年级数学《测量》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测量这一工程项目的引入,组织学生对教室的课桌、书本等,操场的长度、宽度等进行测量,以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认识其作用与特性。并通过对测量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的解决,获得认知升华,在分析、解决问题中获得工程意识的强化。
四、结论
总之,STEM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小学数学高质量、深层次、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铺垫、指明了方向,且更利于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育。其必将诱发小学数学的全新革命与更好发展,且为学生在未来社会各个领域更好发展夯实基础。同时,由于STEM教育的诸多优势,既能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多元化、丰富性,且必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小学数学的教育功能、育人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因此,为了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延展性,以实现从不同领域对学生认知发展的驱动。教师在借助STEM教育落实小学数学教学时,应加强对其思想内涵、价值导向的研究与探析,借助与利用,并落实对各方面素材、资源、工具的整合,构建出更为完备、丰富、深刻的认知体系,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素质、意识的内化。使学生在STEM教育的引领下,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具备诸多能力的高素质、多元化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嘉健.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究[J].读写算,2019(22):169.
[2]佘友军.STE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9(07):80-83.
[3]任婷婷.初探STEM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4):160-161.
[4]桑莲平.STEAM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切入点[J].教育,2018(1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