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月嫦
惠州市龙门县龙城第五小学
摘 要:本文以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in a Nature park"Part A Let’s Talk板块为教学案例,探讨了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如何通过增加合适的情境,如创设情境,使文本教材更好地发挥教学与育人作用,促使在教师整体运用、多纬内化和创新应用教材的构思和实践的过程中提自身对教材的整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材;情境;应用
英语学科属于人文学科,而不是像物理化学那样的功用型学科。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前提的课堂模式也就应运而生,情境教学就是基于“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用英语真实交流的其中一种常见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教材原有情境,补充合情合理合逻辑的情境,以提高课堂效能,让教师在整体感知教材基础上,为细部分析教材文本资源,进而整合教材提供基础。
一、细析文本资源,统一单元主线
首先,教材中使用的情境的优劣是由情境自身的完整程度、连贯程度和真实程度所决定的。教师立足于教材文本,结合学生学情,设计与单元主题一致的情境。
例如,五年级下册Unit 5"in a Nature park"Part A Let’s Talk板块。本课时学习的核心句型是:Is there a river in the forest?Yes ,there is. No ,there isn’t. 故事围绕Miss White和学生们在自然公园活动展开。在let’s try板块中。Miss White询问Mike。What's in the park?学生初步了解公园中有的自然景观。而在let ’s talk板块中,Miss White和children再次进行交流,通过对话确定了自然公园里面其它的自然景色,虽然这两个生活化的对话组成了真实的情境,但通过解读教材可以发现,如果仅仅依靠这一部分教材上的图片和文本信息,学生们对自然公园只是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缺乏了生活气息更谈不上人文意识。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需要以nature park作为主线,对情境做适当的拓展和补充,并且把教师希望传达的"与自然共处,与万物共生"的文化意识通过有效的对话和活动将之串联起来。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供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真实的语言情境式教学,学英语学习更好地体现真实性和交际性的特征。
二、为文本补充情境,让知识融入人文
1.单元整体找线索,添加前置情境,提升教材整体运用的能力
在课堂热身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添加铺垫情境,让新单词和句型铺垫置情境中初现,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做好准备。
但是不少教师会另外设计一些与文本无关的情境进行热身,导入这样的情境会使学生思维跳跃不连贯,而创设的情境,如果能与教材提供的情境有关联,降低的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消耗的教学精力和成本,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快速理解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全身心投入到情境的发展中,体验其中是学生有效输出的前提。因此,教师应首先深入解读文本,既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内容,又要在单元整体提供的情境中寻找突破口,创设有趣又连贯的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动画和歌曲以及文本的多模特输入,引导学生进入主题预设的情境中。教师紧扣教材,从故事,图片和教材情境中寻找素材,增加了前置情境。生动有趣的小情景,让学生铺垫了教学内容的整体印象和感受,通过在情境中提供从模仿到熟练对话的脚手架,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为后续输出的生活会话提供语言支撑。
2.关联生活补情境,丰富主体文体,提升多维内化教材的能力
在呈现教材Let’s Talk板块的文本后,不少教师会让学生进行对话表演或挖空文本,让学生自编对话,进行文本的巩固操练,但是本课时的教学对话内容单一,如果要学生进行表演的话,或只看图片进行机械式问答语言操练,就缺乏了真实性和实际应用性。在教学本课前,教师借助文本插图创设了一个过渡情境:让公园里的Chen Jie 和 Zhang peng在一起谈论他们拍摄下来的照片,挑选他们喜欢的相片并说出原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应用核心句型Is there ?/Yes,there is./No, there isn’t./There is 描述相对应的照片,描述的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核心句型,进行描述,因此形成了一个知识整合的过程;另外一名学生在提示的信息中,找出相对应的照片,是一个逻辑思维品质形成的过程。
3.发挥想象续主题,发展后续情景,提升创新教材的能力
对话教学中最后的拓展与运用是最重要的输出环节,它是指学生能够在相关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真实表达自我感受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教师不应抛弃教材,而更应该依托教材的情境去发展故事,后续情境。有效的情境不仅会让学生流连忘返,乐在其中,还能使学生带着对情境中的人物和事情的关心,延续故事的趣味和意义。
在拓展环节,教师创设以下的情境:天色渐晚。Amy因为丢失了书包非常着急,通过微信询问其他的同学们有没有看见,最后由Miss White帮助她找回书包,从而引出真实的句型操练。教师通过学生们都在使用的微信软件作为载体,选取教材中的人物创编对话教学。创设帮助寻找书包这一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教师先做师范,与学生扮演的中角色进行对话,学生自行选择微信图片中出现的角色在进行生生对话。作为本课后续情境,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交流的必要性和真实性,同时也要提醒孩子们在游玩时要提高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意识,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不仅提升自身对教材的驾驭和创新,更加可贵的是使课程中一直处于暗线的文化品质培养于此现于明面。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理清一条明细的主线,整合单元教学内容,补充基于教材又有适当联想和创意的情景,合理串联片段内容,并使之情境化和生活化,借以丰富的对话教学内涵,继而提升自身对教材的整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徐舒.2019.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与优化[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