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9期   作者:于甜甜
[导读] 新课程标准对英语学科的教育价值进行了全面阐述,如要求教师在教学指导中既要突出语言的工具性特点,

        于甜甜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学校  261061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英语学科的教育价值进行了全面阐述,如要求教师在教学指导中既要突出语言的工具性特点,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心智培养;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注重语言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真实语境中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等。语法是英语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阶段夯实学生语法基础,对于学生语言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引言
        语法是语言学习的重点,是学生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石。而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语法学习情况却并不乐观。部分教师在开展语法教学活动时,并没有将语法教学与各类能够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导致学生们在语法教学活动中没有足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设计创新语法教学方案时,教师需要重视教学方案对学生主体性的凸显,并且需要借助各类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结合英语课程标准了解到,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已经成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基于语言知识和文化意识等,对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帮助。在实际上,一些英语教师对于语法教学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如果学生无法高度掌握语法知识,很难推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所以说,应确保学生对语法知识予以高度掌握,发挥出对于提高学生听力、阅读以及写作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在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中,借助语法学习,可以实现语法知识的充分利用,从而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力条件。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分析
        (一)语法教学方式陈旧
        在当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在开展语法教学时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这种语法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对语法知识进行教学,学生则在下面认真听讲和记笔记。在这种枯燥乏味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中,虽然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却没有形成深刻的印象,往往是在课下对英语语法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使得初中英语语法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在这种单一、陈旧的语法教学模式下,学生还会逐渐产生厌烦的情绪,逐渐丧失语法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忽视了语法的实用性
        英语核心素养下,教师不仅要重视语法知识教学,还要在语法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语法应用教学,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教师已深陷传统语法教学模式,习惯对学生灌输语法概念、语法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在课下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如此一来,学生的英语语法应用能力低,无法实现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语法教学目标。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分析
        (一)引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建立语法知识体系
        在语法知识学习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内容,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而思维导图则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工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针对某一语法知识实现沟通和串联,构建语法知识体系;然后指导方法,要求学生自主绘制,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初中英语的语法知识体系是很庞大的,学生不光要学习单词和词组,还要学习各种各样的复合型从句,初中阶段的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一些新学习的语法知识很容易在学生脑海中混淆。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变得有条理。

例如,在“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的用法”的知识梳理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句型发散思维,将比较级与最高级的常见用法进行整合、对比,了解句型中的标志性词语,完成思维导图,形成个性化的语法学习材料。
        (二)融入游戏的元素,优化自主复习环节
        训练、记忆是语法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以往语法教学中,教师应用的方法通常是设计习题、设计背诵任务。而在语法的创新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融入游戏的元素。教师可以将枯燥的学生个体背诵任务设计成多人游戏活动,以此增强背诵的趣味性,并弥补学生个体难以记忆全部语法知识的缺陷。
        (三)实施任务语法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任务型教学活动的开展备受关注,主要是指学生应对任务目标予以高度明确,然后主动展开学习。通过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求学生要对相关语法项目的结构等进行了解,教师在设计任务过程中,应与学生实际生活保持密切联系,密切融合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和真实生活情景,使之成为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致力于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有效培养。比如在学习情景动词“can”用法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上成立数个俱乐部,引导学生使用语言“Can You sing/dance/play the piano?”(你会唱歌/跳舞/弹钢琴吗?)每个俱乐部代表应汇报成员会做的事情,并进行相应的才艺表演。最后教师应评选出最佳乐队组合。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语法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理念先行,构建新型语法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语法教学中,教师深陷于陈旧的教学理念中不可自拔,将英语语法理论知识教学作为重点,忽视了英语语法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在初中英语核心素养下,教师一方面要注重理论知识,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基于此,面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要求,首要任务是对教学理念进行改良、转变和优化:一手抓英语语法基础知识教学,一手抓英语语法能力教学;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应用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必须要对传统的“灌输式”语法教学模式进行革新,突破传统以英语课本作为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立足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状态,积极探索多元化、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努力打造高效的语法课堂教学。
        (五)利用语用情境,提升学生语法运用能力
        基于语言学科的特殊性,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应付中考,而是要将初中所学的英语知识消化吸收,能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光要教授学生英语语法知识,还要强调能熟练地运用英语知识。教师在语法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日常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英语。例如,在时态的相关语法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场景对一个句子进行时态上的变化,启发学生了解不同时态对应的不同场景,进而在训练中提升语法运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不断深化过程中,对于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教师应积极落实语法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助益。
参考文献
[1]陈青.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原则及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0(40):4.
[2]黄芳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J].读写算,2020(28):2-3.
[3]张晶静.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20,18(17):142+144.
[4]曾世贤.试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校园英语,2020(24):95-96.
[5]徐海霞.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有效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现代教育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