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哈尔滨市第三十五中学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教学模式也从过去的常规性教学转变为现如今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模式。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坚持创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改革创新,致力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引言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学生的综合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学习好语文知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民族精神以及文化素养。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最佳时期,在此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该引导学生以语文学科作为平台,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语文魅力,为学生的今后发展打下基础。
1现如今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在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现如今的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适应其发展的教学方案与策略,为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开辟新路径。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像内心比较敏感一些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差,很容易出现跟不上教师教学进度的现象,学生成绩难免落后,而另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好,能够独立自主地构建出完善的知识体系,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与积极性,这样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就容易造成班级学生成绩两级分化的现象发生。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得到了一定渗透,但是部分教师还是缺乏对素质教育理念以及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点的认知与理解,从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经常营造出一种单一、刻板的氛围,这样的教学氛围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也十分单一落后,大多都是依靠教师口述课本知识,以口述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相关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2初中阶段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
在语文核心素养中,最关键的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后续的语文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凸显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引导学生运用多元化的阅读模式,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更注重“智育”,即学生的应试成绩,而现如今的语文教学应该在重视“德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鉴赏、分析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综合发展,进一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增加作品赏析环节,以具体的文章为例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思考能力,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语文知识学习中,表达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是与写作能力紧密相连的,只有实现二者的综合提升,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3初中阶段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
在学习部编本教材到每一章节都是经过精心编制的,不仅符合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需求,同时在教材中也蕴含着的丰富的素质教育资源,教师需要注重这些资源的合理应用,深度挖掘教育素材的应用价值,对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创新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使得教学课堂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平台。
3.1“智育”与“德育”相结合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国家大义情怀的体会,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改革语文教学的模式与内容,加强对学生语文核心素质的培养,使“智育”与“德育”充分结合,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体会语文知识中的人文情怀与家国情怀,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例如在学习部编本教材《秋天的怀念》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示与文章的相关知识点,为学生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做好铺垫,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朗读大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表现优异的小组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在比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独立自主思考文章中部分字词的含义,锻炼学生的评析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开始文章中心思想学习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秋天的怀念》一文表达了作者对于母亲的曲线思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系生活,体会母爱的力量,以此作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德育”,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学生自己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体现了母爱,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
3.2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效结合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生活实践具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将语文基础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经常参加实践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还有助于使学生综合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多从生活实际的角度对语文教学进行内容丰富与模式改善,使语文学科不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而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学科,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增强学生的语文教学参与度,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活实践,有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完成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工作的完善,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对课本教材进行知识延伸,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例如,教师在讲授《中国石拱桥》这一课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石拱桥的图片以及其建筑特点,为学生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实地拍摄各种桥类建筑,在课堂上为大家展示讲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拍摄的图片进行打分,以此激励学生。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石拱桥与生活中其他类型桥的相同、不同点,让学生能够利用语文知识更好的深入生活。
3.3创新语文教学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在内容、模式、教学目标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改革与完善,同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现如今的语文教学模式更多的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在语文课程的模式与内容上进行了创新,致力于打造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使其在语文课堂上发挥最大效用,积极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与教学情境,使学生对课程知识有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与认知。
结语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注重对学生成绩的提升,还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王凤娇.基于核心素养与人文价值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分析[J].读与写.2020,(13).95.
[2] 刘斌.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文渊(中学版),2019,(3):50.
[3] 杨正军.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读写算,2019,(8):13.
[4] 邱立新.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家长(中、下旬刊),2019,(10):119,121.
作者简介:姓名:刘颖 最高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分析 单位:哈尔滨市第三十五中学校 邮编: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