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6期   作者:王晓彬
[导读] 数学的各种定量关系,数量的变化以及数量与数量之同的推导和计算都是通过符号(包括图形,图表等)进行的,可以说数学是一个得号世界。
        王晓彬
        惠安县城南第三实验小学 福建省泉州市 362100
        摘要:数学的各种定量关系,数量的变化以及数量与数量之同的推导和计算都是通过符号(包括图形,图表等)进行的,可以说数学是一个得号世界。中国非常重视数学思方法的渗透,而符号化的概念则更为重要。本文从使用符号的角度解释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逐步渗透符号化的思想。一种是用字母代表一系列方程,以解决这种主线逐渐渗透到象征思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符号化;小学数学
        引言:数学符号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而且还是与特定概念相关的核心概念,例如数学概念和命题,并体现了数学的基本概念。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不难发现象征性思维的教学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是,数学课程的一项任务是使学生感到并拥有使用符号的能力。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思维?象征思想在教科书中的渗透是通过以下不同的教学过程进行的:创建情境,论点,使用字母表示数字,使用列方程求解方程等。
一、数学符号的含义和实质
        数学源于生活,应运用于生活。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尽可能地帮助学生理解实际情况中的符号,并指导学生抽象定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使用符号来表示。数学概念本身是抽象的,而符号通常是概念的代表,这就要求学生在理解数学概念时要在实际教学中注意概念与实际对象之间的关系。概念和相应符号之间的联系清楚地理解了每个数学符号的含义和本质。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特定的生活状况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并尝试使用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在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符号的神奇效果时,老师首先鼓励学生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欣赏公式与计算顺序的冲突,然后引入可以更改操作顺序的符号来帮助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尝试使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首先要计算的部分,然后介绍括号的作用,学生发现括号的重要性及其产生的必要性,通过括号了解试题的计算,感受符号的奇妙,增强学生对数学符号的兴趣,同时将符号思想渗透到学生中,这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的必要性
(一)渗透符号化思想符合《课标》的要求
        《课标》指出:“在数学课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字意识,符号意识,空间概念,几何直观性,数据分析概念,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维能力。”符号意识是在特定情况下了解符号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符号代表数字,并可以使用符号来表示数字,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使用数学符号来思考,操作,推理解决数学问题。这表明数学符号对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渗透符号化思想有利于学生优化思维能力
        数学符号化的思想以约定的符号和规则的形式表达数学思想,这加速了数学的思考并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同时,使用数学符号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和整理从抽象数学世界中学到的知识,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使数学世界系统化,因为它没有复杂的语言符号,并且大大减少了人们花在学习数学上的时间。


三、符号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正确认识并理解数学符号
        1.借助具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符号
        小学生的思维基于图像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使用诸如情境创造之类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激发学生现有的认知经验,并体验象征知识的过程。例如:当学生识别“11至20的数字”时,作者设置“计数棒”的游戏活动方案,并安排学生按照“数数—表示数—写数”的顺序进行数字识别活动。学生充分体验了数小棒和用计数器表示数字的操作,突出显示“十”作为计数单位,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个数字“11-20”是由十个和几个从不同角度构成的。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清楚地理解这些数字的实际含义,而且可以为阅读和书写数字打下基础。
        2.借助形象化的手势帮助学生识记符号
        不同的数学符号具有不同的表示形式,并且它们也具有不同的含义。在教学中,教师切不可简单地死记硬背地教给学生,我们应在挖掘符号含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记住符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符号思维,逐步培养符号意识。例如,当识别“大于和小于”时,作者使用手势和童谣来帮助学生识别和区分两个符号“>。<”,具体方法是用拳头握住右手,叉子和中指,同时说:“大鱼是好,大于,张开嘴吃大鱼:开口在左边,尖端在右边;开口到大数字,指向小数。”然后左拳,将食指和中指分开,示意说“小鱼嚎,小于号,噘起嘴看小鱼。尖尖在左,开口在右;尖尖对小数,开口对大数。最后,让学生付论这两个符号的含义。       〔二)灵活运用建构符号思想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使学生感到并拥有使用数学符号的能力,在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灵活,不断地运用数学符号的基础上,不断构建符号思想。在“带字母的数字”教学中,我们必须努力使学生认识到用字母表示数字的优越性,使他们认识到,他们不仅可以用字母表示特定的数字,而且可以用字母表示数字。代表通用数字,四个运算的表达规律由包含字母的公式表示;在执行简单计算时,包含字母的方程式用于表示却法和组合法则,以及乘积交换法则,组合法则和分布法则,在这种认知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使用字母表示数字的优越性。这些用字母表达的方程显然比用特定数字表达的更为通用和清晰,并且比用日常语言表达的更为简洁和令人难忘。
总结:
        简而言之,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到处都有象征性思维方法。作为一线教师,教师必须具备整合教科书的能力,以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进行自我完善,尝试泛化象征思想和真正的数学思维,将符号化思想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姜彩清:教学符号化思想与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科研论坛,2009,(8).
[2]王钱海: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J],小学教学参考.2008,(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郭慧.初探小学教学中符号化思想的渗透[D],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29).
[5]黄生英.符号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价值及思考[J].湖南教育,200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