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高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方法之管见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廖松艳
[导读] 阐述培养高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列举作者在教学及研究过程中探索出的有关方法和具体操作方式。
        廖松艳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广西 桂林,541004
        摘要:阐述培养高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列举作者在教学及研究过程中探索出的有关方法和具体操作方式。
        关键词:高中生    语文    自学能力    兴趣    教学方式
        
        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问题进行探讨,这无疑是“老生常谈”。但不可否认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找到标准的答案,也永远不会有一套标准的教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也许对于70年代的高中生而言,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最主要的方法是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书籍和学习资料。因为那时的学生大多生活比较苦,读书应该是他们生活中轻松的事了,而且他们中许多人还必须借着读书改变命运,所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比现在的00后强很多。一旦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加之以前的知识难度没有现在高中学科难度大,学生自学起来相对容易,自然我们会觉得那个年代的人“学习能力”“自学能力”强。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所教的学生特性的变化,使得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培养当下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如今的少年儿童,自学能力其实很强,很多家长经常说的话:学校的知识怎么学都学不会,手机、电脑和游戏玩得比成年人还溜。所以现在的高中自学能力是具备了,但是处于“沉睡”状态,这就需要老师想办法将其“唤醒”。就本人的教学观察与探索来看,想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老是不想方设法使学生具有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使课堂教学往后进行,不动情感的努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要上的有趣,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激活了学生自学能力。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认为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因为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对学生而言,兴趣被激发了,学习变得有趣和快乐;能力得到培养,受益无穷;对老师而言培养好了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给老师自己减负的。
        以下我将对“培养高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方法”这一课题,谈一谈个人的心得。
        第一,要了解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兴趣。
        做老师,尤其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习惯沿用自己旧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教学成绩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更是会感觉自己的教法是无往而不利的。因为老师们往往看到的是优秀的成绩,而看不到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师生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才收获略高一点的分数)不高和对语文的认知出现偏差(认为语文就是几篇阅读、一篇作文罢了)的现象,有的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语文自学能力甚至被扼杀了。所以,我们要想办法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道家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了解学生兴趣的方法可以是调查问卷、师生交流、老师对学生的观察等等。
        第二,将了解到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挑选,选出来的用作语文课堂教学的素材。


        这一点上,要求老师的审美与观念也要与时俱进,对新鲜的事物有较大的包容度,同时也要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我们该怎么办?套用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中的一句话“先占有,再挑选”。比如讲小说专题,不妨结合学生喜欢的小说、甚至电影来作为教学素材,但我们一定要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选出能帮助我们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就好,也就是说课本中的课文不一定要全上,也可以找“替代品”。在讲到 “小说结构及其作用”时,就可以用《金刚川》这一部电影来作为教学素材,学生兴趣浓,参与度高,能力自然也得到了锻炼。
        第三,教学方式要多方尝试,选取最高效(学生参与度高,收获大;老师重在引导,费力少)的方式多用。
        经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种教学方式比较受学生欢迎,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1、读书交流会:开拓学生的眼界,了解更多类型的书籍;对于不同体裁的作品的欣赏角度和欣赏法式可以从交流中获取,耳濡目染中就能培养他们对小说、散文、诗歌的理解、赏析能力。
        2、社会热点辩论会:培养、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尤其在高中生的作文素材积累、语言组织方面的能力培养有很好的效果。
        3、影视资源进课堂:跟上时代节奏,以新颖的内容去引导学生思考语文、思考人生。“一个会思考的人,才是真正有能力者”。可以给他们看《新闻周刊》培养学生们的思辨能力,看《中国诗词大会》培养他们对古诗的理解欣赏能力,看《开讲啦》培养他们对未来、对人生的领悟能力……
        第四,设计相应的阶段性或目标检测:发现亮点,发扬光大;发现不足,及时调整。
        虽然在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过程中需要我们老师有大胆创新意识,但要处理好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完成教学目标间的关系问题。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方法和策略都应为达到目标服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既不能是一种刻意追求的“形式”和“摆设”,也不能游离于教学目标。因此对学生阶段性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第五,尺度的把握。
        要给学生创建宽松的学习环境或氛围,但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而且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应该越来越清楚。一定要有“学有所得”的理念,而一定不能单纯为了“有趣”而学。老师和学生都必须明白:兴趣只是出发点,能力才是目标和归宿。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对于“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是不会停止的,时代在变,学生也在变,老师和老师的理念与教学方法也应随之而变。只有老师“变”,教法才能“活”,只有教法“活”起来才能培养出有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年9月第一版
[2]《基础教育与学生自我能力培养(上、下)》叶澜  《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7、8期
[3]《有效教学理念及其实施》牟为姣  《吉林日报》2010年3月
[4]《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核心要素与实践路径探究》刘洋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5]《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李国栋  《学周刊》2018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