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实施方案探析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吴丽英
[导读] 相比于中学生,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常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得到不到有效地提升。
        吴丽英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东山中心小学海南省海口市571154
        摘 要:相比于中学生,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常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得到不到有效地提升。对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将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从心底真正地爱上 语文,增强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方案
        
        一、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价值意义
        第一,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控能力是基础性的能力。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自控能力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小学生通常都好玩好动,耐心不足。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对学生实施针对性地教育。具体来说,就是选择一些合适的语文知识来对学生的自控能力进行锻炼。对此,小学语文老师要选择一些富有逻辑性的知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认真听讲,正确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要做出及时回应,这样来实现对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良好培养,也能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语文知识。
        第二,培养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人格更加完善。小学时期是对学生人格进行培养的一个关键时期。与成人相比,小学生因为胆小,可能都会压抑自己个性的成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为了促使学生基础知识的增加,同时也是为了促使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奇心比较强,喜欢观察一些新鲜的事物,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就要引导学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美,要增强学生热爱生活之情。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和观察,这样促使学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对此在老师的引导下就容易形成一种正确的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学生也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各种事物。
        第三,有助于丰富学生情感,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将有助于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让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充盈,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力量,从而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此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活动的开展,还能营造轻松、趣味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第四,将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课本是最为主要的教学材料,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很多名家名篇。对此,小学语文老师就可以借助于这些文章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这些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就能实现以情动人,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案分析
        第一,构建情景化的课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将情感教育充分地融入进去,就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大多需要经过外部刺激之后,才能更好地激发出自身的情感。对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置相应的课堂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比如,在        《将相和》这一课教学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和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来讲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对课文中主人翁的扮演更好地理解其心理状态,这样就能实现设身处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此外,小学语文老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确保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课程知识。比如,在《爬山虎的脚》这一课学习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多组织一些视频或者图片,这样学生在教室内就能直观地感受爬山虎的脚,及时搜集有关爬山虎的信息,实现课程教学的寓教于乐,学生在对自然语言掌握的同时,全面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第二,从日常生活出发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语文知识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小学语文课程知识可以完全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对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努力拓展自己的教学思路,将日常生活和语文知识实现高度融合。要求学生深入思考,将所把握的课程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对课本知识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比如,在《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一课学习的时候,小学语文老师就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些课本之外周恩来的事迹,同时要求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与周恩来事迹相似的人,组织学生之间交通和探讨,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运用艺术性语言来对学生进行感染。小学语文老师要想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就需要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文采也要好。在课程讲解的时候,小学语文老师以优秀的语言引导来产生独特的余元魅力,对自己内心的情感进行尽情地抒发,这样就能推动学生在情感上实现升华。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还能对学生内心的情感有更好地感知。
        第四,要关心和关爱学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根据最新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师生应该成为好朋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以及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多关心和关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全身心地投入,为学生搭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具体课程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对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要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采取多种举措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结语
        情感是每个人精神的一种条线,是每个人的一种特有需求。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要根据课程教学的整体计划,科学设计和规划情感教育的任务安排,要从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做起,以此来推动学生情感和语文知识理解能力的全面提升,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小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10):25-27.
[2]林小兵.从学生作文管窥语文情感教育[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02):36-38.
[3]郭艳.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4(09):25-26.
【作者简介】姓名:吴丽英(出生年1984年12月15日),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海南省海口市),学历本科 二级教师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