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田丽
[导读] 高中阶段,语文知识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和后续的学科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高中阶段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好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教学
        田丽
        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
        摘要:高中阶段,语文知识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和后续的学科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高中阶段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好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教学,同时也要借助知识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带动学生实现更大的进步。基于此,以下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引言
        近些年,国内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高中语文教学在此过程中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教师需要加大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并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创新教学策略,科学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教会学生更多的语文学习方法和技巧,以便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一、高中语文思维能力的概述及重要性
        在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语文知识学习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实际上,语文作为教育的基础性学科,从小学到大学直到专业研究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语文、数学、英语方面的学习,还是政治、历史、地理方面的学习,语文知识的内容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需要明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在进行教学引导过程中,应该更加积极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做好对教材思维素材的深入挖掘,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做好探究解答,还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其创新思维的热情和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使之适应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大幅的提升。在进行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做好对学生综合发展能力的有效性培养。实际上,语文知识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更多的是人的智力表现,在进行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强化性培养,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也能够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展开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为后续的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二、培养高中语文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并且紧密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引导学生融入所构建的教学情境当中。这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习的内容。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语文教师能够以图片、音乐、游戏等不同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营造一个更加活跃、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教师在讲解人教版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相关课程内容时,便可借助有关视频资以更加直观的形式使学生们仔细观察其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分析不同人物的心理。结束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同时和刚看过的视频资料加以比较,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由此可见,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二)利用合作学习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注重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研究精神,而在传统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更多的是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学生在教学中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从而不利于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成长和发展。为此,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利用合作学习方式,以此对学生的独立语文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例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知识学习,通过合作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让学生通过自身对课文知识内容的理解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沟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受到思维的启示,对学生思维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合作学习开展中要在了解每个学生身心特点以及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工明确,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喜悦,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鼓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从而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学生在共同学习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科学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维意识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来说,教师需要科学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意识。长久以来,高中语文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固化,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训练学生的协同合作与分析问题等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非常有益。教师在讲解人教版高中语文《雷雨》相关课程内容时,作者曹禺使用了十分细腻、准确的语言刻画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而繁漪属于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典型代表,敢于对封建礼教进行反抗。然而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迫使其不断挣扎。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到话剧活动当中,利用此种形式表现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以深入思考和分析不同人物的特征,从而加深学生对命运的理解,保证教学工作的质量。
        (四)转变教育教学主体地位,为高中生扩宽思维空间
        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科知识的吸引力是高中生专研的动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想高中生充分融入到语文课堂当中去,就需要从高中生的思维角度调整教师的教学方式,颠覆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在课堂当中使高中生位于主体地位。最好的老师便是兴趣,在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就需要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语文思维。在高中语文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和情景式教学等方式,为高中生提供思维运用的空间,从而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保持自身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听讲状态,真正达到现代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所要求的拓展学生语文思维的最终目的。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鸿门宴》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当代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可以结合与《鸿门宴》相关的各类多媒体教学素材,将其文章的内容通过戏曲的形式向高中生表达其蕴含的中心思想。通过播放戏曲的内容,高中生在观看与欣赏的过程中,会进行思维形式的思考。
结束语
        在把握高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基础上,应当有针对性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做好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培养。同时要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多拓展课外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借助情境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培养语文思维能力,积极采取合作学习小组模式培养学生创造独立思维能力,高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步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蓓蓓.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71):39-40.
[2]陈富裕.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6):178.
[3]王晓斌.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高考,2020(18):63.
[4]王秋平.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对策探讨[J].智力,2020(01):79-80.
[5]黄芳.拓展思维,增强素养——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0):11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