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开展育人工作的有效措施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6期   作者:牟永良
[导读]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门艺术,对学生的管理教育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需求来实施德育管理,首先教师要有明确的德育管理规范。
        牟永良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门艺术,对学生的管理教育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需求来实施德育管理,首先教师要有明确的德育管理规范。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疏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与学生的思想产生共鸣,将学生塑造成一个个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因材施教形成独特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价值观,养成适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效率。基于此,对班主任开展育人工作的有效措施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工作;有效措施
引言
        初中班主任是班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发挥着传道受业解惑的作用,是学生发展的引路人,是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初中生的思想、性格、行为等方面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也为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因此初中班主任应充分了解、总结初中生的发展特点,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总结与创新,从而以良好的班级管理来助力初中生的发展。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艺术的内涵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是指教师摒弃传统管理工作的缺点,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积极的劝解引导,使学生在思想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保证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避免此类错误。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避免直接解决学生问题,而是进行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掌握学习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认识到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隐私和独立意识,对学生面对的挫折和失败进行适当的鼓励,使学生能勇敢地面对失败,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时班主任要规范自身行为,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班主任的不断熏陶下与教师一起进步。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要以德育为主,营造文明礼貌的班级风气,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其思想品德发展,塑造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社会道德风貌的当代中学生。
二、优化班主任育人工作的策略
        (一)拓展家校合作交流渠道,加强情感交流
        初中生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逐渐增强,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勇于接受新事物,利用现代化信息载体去拓展师生之间的交流。除了钉钉软件以外,微信、QQ、班级优化大师等软件都是现今教育教学中被广泛利用的载体。这些现代科技的创新,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家长与学校的交流渠道,加强了双方的情感交流。(1)加强学生与班主任的交流。除了利用学生普遍使用的QQ软件建立班级群进行师生交流之外,为加强德育工作建设,班主任还可以利用钉钉软件内部群管理好班干部的德育工作,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做自己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必要时还可以把钉钉软件的功能从单纯的技术手段拓展至人文关怀层面。(2)加强家长与班主任的交流。除了在学生的学习中开展德育工作,家庭对学生的成长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学生家长忙于工作,忽视学生德育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些家长忙于生计,缺少对学生成长的关注,或者向学生传输了一些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这就要求创建家校共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品德教育。
        (二)真诚沟通,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交流方法的重要性,并且仅通过单一的交流方法来进行学生管理。

由于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性格和特质,如果教师没有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那么许多学生会反感并拒绝与教师交流,无法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实践中,一些学生能够接受教师的批评并及时纠正自身的缺点,但是,部分学生会为了面子,不接受教师的批评。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教师在别人面前批评他们,会感到很尴尬,将无法纠正自己的错误,甚至对教师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在很多情况下,许多初中学生表面上不在乎是否犯错,但事实上,他们非常在意教师的想法。此时教师不要直接指出批评学生的错误,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像朋友一样与学生进行交流,并了解他们心中最真诚的想法。这种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更深刻的了解,而且教师的教育方式也可以被其接受。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必须以正确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并与学生产生意识上的共鸣,以便学生可以快速认识和纠正错误。
        (三)不断推进班主任培训工作,提升班主任德育管理水平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充满很强艺术性的工作,因学生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状况因材施教。这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中积累经验,也需要给班主任提供有利于其成长进步的平台,重视班主任培训工作,并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从学校层面来说,要重视德育工作,要把德育教育放到和文化课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重视对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班主任的管理,通过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会议、班主任工作交流会等形式来给班主任提供提升的机会。特别是要通过给班主任提供走出去学习的机会,来不断提升班主任的视野;鼓励班主任多读书,特别是关于教育管理艺术的书籍,提升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当然,也要给班主任提供学习、提升的环境,如可以通过组织班主任素质赛等形式来互通有无,这样在良好的氛围中班主任自身的管理水平才会得到不断提升。
        (四)多拓宽育人路径,加强对学生发展与需要的满足
        为了确保立德树人理念得以深度贯彻,班主任在寻求学生教育、培养实效性与创新性提升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学生置于首位,通过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让学生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定位与价值,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供保证。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教育活动中,多创设条件,了解学生的意愿和需求,鼓励学生就自己班级的管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等,耐心倾听学生心声,尊重学生想法,让师生在无障碍交流、沟通中增进情感、建立信任,于潜移默化中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二要加强对自身引领作用的发挥。可以说,班主任在学生立德树人教育中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和规范,为学生树立好榜样,让学生在教师强大人格魅力的感染下落实班级管理要求,积极投身班级管理工作,促进提升班主任立德树人工作开展的实现性与创新性。三要落实民主管理策略。就学生对班级工作反馈的问题,及时调研了解并动员学生参与解决,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中释放自己、表现自己、提升自己,在确保学生意愿得以充分实现的同时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提供助力。
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受到所处环境、性格习惯、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个别学生常常会表现出不合群、不团结、不上进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整个班集体的荣誉,而且对个人成长也极为不利。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当利用语言沟通、情感沟通、行为沟通的方式,帮助学生转变思想态度,改掉不良习惯,重回班集体的怀抱。
参考文献
[1]杨金元.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J].亚太教育,2019(12):40.
[2]徐海萍.初中班主任工作浅谈[J].教育艺术,2019(12):46.
[3]何秀兰.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措施[J].中华少年,2019(36):290-291.
[4]刘鸿飞.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科幻画报,2019(12):192.
[5]王娟.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7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