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乃志
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四塘小学
摘要:学习《水墨画-树》是学习山水画的关键内容,一幅山水画的画面里如果没有树,那这幅山水画就没有了生命力,因此学习传承中国山水画知识学会画树是基础。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引导低年级孩子认知,教师现场示范作画、孩子独立实践开展练习,三个环节强化学生学习《水墨画--树》的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熟练运用毛笔进行《水墨画--树》,提高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
关键词:水墨画--树 方法 学习兴趣
低年级孩子《水墨画--树》的能力想要得到提升,培养学习兴趣是首要的,学习兴趣高,主动积极性强,学习才能事半功倍,从“老师叫我学”转变成“我想学”。能力才有可能得到明显的提升。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经过很多教学实践得出的,毋庸置疑。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孩子心思特点: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笼统,不够精准,学习的思维主要凭借眼观的形象材料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心情情绪容易冲动偏执,自我控制能力仍偏差,更容易受他人和环境的影响,进而产生不自主的模仿临摹行为。低龄孩子缺乏耐心和毅力,活动的依赖性较强,尤为依赖父母和老师。针对这些特点,我在教学一线让低年级孩子们学习《水墨画--树》的课堂教学进行实践研究中,有几点好的教学技巧和大家分享如下:
一、想要学好写意画,首先要认识写意画。
写意画,什么是“意”?指人的情意、意趣、意境等等,即画家们和绘画者的内心的思想感情。“写”,就是通过借绘画为载体寄情表达和抒发情感。《水墨画--树》写意同样是为了“写意”、“写性”、“写心”,“寄情”。孩子们通过学习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可以更好地欣赏中国画,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从而对我们对民族文化艺术有更深的了解,对中国画也更热爱,所以对孩子来说中国画在美术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更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想学好水墨画树,首先要认识物体的结构。想要学好什么就要了解什么,学画树那就要对树的结构进行深入的了解。课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实景参观看树、课件让学生看树、教学生画简笔画的树、速写画的树、再让学生看油画表现的树、水墨画的树、都离不开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学生定期练习速写画树,这样学生对树的造型才能牢记于心。学生对树的基本造型掌握以后,接下来就是要掌握画树干的起手四枝法、二株法、三株法,中国山水画传统技法要求,画树必先学画干,干画好了,加点就是茂林。最后把点叶法(低年级初学者先学习比较容易掌握的梅花鼠足点、菊花点、胡椒点、小混点)画法定期练习就可以了。
二、认识毛笔、学会用毛笔。
(一)了解毛笔的结构--不同的书写及绘画者使用毛笔的方法不同,笔锋使用的深度、角度大有不同。(结构方面这里要求低年级学生知道毛笔笔尖、笔肚、笔根位置,羊毫毛笔吸水多,狼毫毛笔吸水少,《水墨画--树》里树干用狼毫笔画,点叶用羊毫笔画就可以了)毛笔结构如下图:
(二)写意画手握毛笔的姿势:
“五指执笔法’是大多数是书法爱好者写软笔书法练字使用的,写意画树不用那么拘谨,五根手指通过“押、压、钩、格、抵”的方法把笔拿稳,再让手指各司其职。低年级孩子学习《水墨画-树》时狼毫笔勾画树枝树叉用中锋、画粗大树干和点叶则是用侧锋行笔运笔画出。
三、用“看”、“听”、“讲”、“想”、“做”五要素学习《水墨画--树》的墨色搭配
“看”的要素体现在老师要在课堂上展示《水墨画--树》范画、名画,“墨”并不是一种黑色。这点要多给低年级孩子强调,教学中要运用课件图片展示给孩子们了解,一幅黑白水墨画里即使只用单一的墨色,画面也会产生色彩深浅的变化,完美地表现物象。
“听”、“讲”要素,重点是为了让孩子掌握“墨分五色”知识。教师课堂上结合《水墨画--树》现场范画,认真讲解墨色有“浓淡干湿焦”五种,加上“白”,就可称为“六彩”。其中“干”与“湿”是水分多少的比较;“浓”和“淡”是色度深浅的比较;“焦”,在色度上深于“浓”;“白”指作画时纸上特意留出的空白,二者形成对比。各种墨色的特点及用途如下:“干墨” 墨中水分少,常用于树干树皮、山石表面的皴擦,可产生苍劲苍老的画面。“湿墨” 墨中多加水,与水调匀运用,多用于渲染虚化过度画面层次感,《水墨画--树》里画后面的树叶和远处的树叶用得较多,可以使画面具有湿润之感,或用于泼墨法,表现水墨淋漓的味道。“淡墨” 墨色淡而不暗,不论干淡或湿淡,都要淡而有神,多用于画树叶或物体的明亮面。“浓墨” 为浓黑色,多用以画树干树枝或物体的阴暗面。“焦墨” 比浓墨更黑,用于画枯枝枯树,常用突出画面最浓黑处,或勾点或皴擦,可收提神醒目的功效。
“想”和“做”要素是五要素里最为重要的学习环节,墨色的区分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看范画。每种墨色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演示一遍,以《水墨画--树》内容为例让学生边思考边练习,教师再让学生到黑板示范一遍。浓、淡、干、湿、焦的墨色示范、《水墨画--树》作画步骤现场示范(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学生作品展示、浏览作品→教师点评总结),这样低年级的学生才能更容易的掌握写意画树的各种墨色用笔技巧。
四、抓住课后延伸,以点带面,强化练习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加上中国《水墨画--树》的特性,孩子们课堂上作品需要课后反复的修改和完善,单靠一节课提高和完成出好的作品是不现实的,要不断的让学生课后反复练习才行,扩充学生的知识与视野,培养学生的探讨的兴趣和创新能力。选一些班级里《水墨画-树》作品画得比较好的进行班级巡回展示,以点带面再次启发所有同学的作画方法和要求进行强化最终完善自己的作品。课后延伸,顾名思义是教完课后进行,形式是多样的,可以继续练习强化《水墨画--树》的知识点及注意事项。然后再让老师检查。比如:我发现孩子用毛笔单线法画树干、树枝时候构图比例不对,树枝总比树干画得粗,画面不协调,那我就要再示范讲出来给孩子看明白。按照以上方法只要坚持几个课时的衔接练习,孩子们学习《水墨画--树》的能力想不提高都难,那是忘不掉的。
参考文献:
[1]王概.芥子园画谱--山水谱.新课程学习.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