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中医药专业创新教育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6期   作者:互联网时代高校中医药专业创新教育探讨
[导读]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而且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及迅速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党姿婷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医药学院
        摘 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而且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及迅速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当然,高校中医药专业教学受到也收到互联网的影响,在创新教育中尚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其问题出发,进一步对其创新教育策略进行分析,以期提升高校中医药专业创新教育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 ;中医药专业;创新教育;问题;举措
一、引言
        高校中医药专业教育的开设,其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医药基础性人才,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一些教学方式方法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使得不再适用于现代化教学过程当中。所以,便有必要对高校中医药专业教育进行创新,提升教育效率及质量,使教师教学成果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效益提高,从而达到“教与学”双赢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中医药专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号召,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从中医药专业创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角度着手,推进中医药专业创新教育。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中医药专业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深入
        高校在对中医药专业创新教育上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创新教育流于形式的情况,未能针对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市场适应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当前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针对性,抓住了想要创办企业或是参与创业大赛的少数学生,却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就业机会识别能力、就业洞察力、实践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的培养。
2、专业学生实践经验匮乏
        基于创新教育背景下,对于中医药专业学生来说,需以教师教育引导为基础,改变自身以往的学习方法,既重视中医药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还需要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水平。但是中医药学生由于尚未经历社会企业历练,使得实践经验匮乏,显然在创新教育的创业教育过程中,学生会感到吃力、没有具体的创业规划,最终导致创业失败。
3、创新教育环境须待优化
        高校对双创教育的重视程度及为其提供的实践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成效。目前,大部分高校虽然重视双创教育并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但在软硬件环境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却明显不足,没有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环境,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创新教育环境建设过程中针对一些现实问题未能及时解决,这便难以为中医药专业创新教育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条件,最终使得创新教育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三、互联网 时代中医药专业双创教育的主要举措建议
        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中医药专业创新教育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采取有效优化策略,这样才能够为高校中医药专业创新教育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1、强化对互联网时代中医药专业双创教育的认识
        高校要重视中医药专业创新教育,投入充足的资金,注重软硬件设施设备的购置与优化,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创新教育提供有利环境及条件。高校师生紧跟信息时代发展步伐,正确认识、理解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中医药专业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政策,在教学时将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学生也应在深刻理解的前提下,灵活运用“互联网”的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专业优势,努力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发展道路。


2、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平台
        高校要着力培育创新创业公共平台,推广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在院校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并进一步构建具备特色的“互联网+众创空间”等创新教育实践平台,使相关企业、机构以及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得到有效强化,通过比赛选择一些优秀的项目给予扶持,为学生后期步入社会创业创造有利机会。鼓励各个创业社团举办形式多样的创业论坛,如邀请知名创业者到校开展讲座等,鼓励创业社团野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管理。
3、加强创新教育人才的培养
        创新教育工作的开展,其目的是培养创新教育人才。从高校方面而言,需招聘具备丰富中医药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带教教师。与此同时,在对专业学生进行创新教育过程中,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基地学习,通过在实践基地学习掌握专业课程中相关中医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适应症、禁忌症等;并且需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进入医药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提供机会,比如通过在企业的实践学习,掌握相关中医药品的生产流程、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等等,使学生的实践经验丰富,为后续学生实现自主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
4、推广中医药专业网络创业教学
        高校中医药专业可以向广大学生介绍、推广创新创业成功经验,并为他们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吸纳更多的学生加入双创队伍。高校应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需求,开发网络教育课程,将医药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课程专业知识制作成视频,依托优秀的电子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接受创业教育。结合移动通讯工具的便利性,将创新创业经典案例制作成方便学生学习的数字资源,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将课堂面授、网络教学和自主学习等三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
5、以双创促教与学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校的实践教学工作通常以课程设计或综合训练的形式来开展,属于“第一课堂”,而学生在课外很少有机会进行自主实践项目的训练。“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辟了高校中医药专业的野第二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高校可采取相关保障措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整合校内资源,协调各二级教学机构、教务处、实训中心、招生就业办公室、校企合作办公室等部门,建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指导办公室统筹参赛工作,从专业教学、实习实训、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后勤保障等方面提供保障和服务。
四、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要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互联网”的协同发展,将打通校内教育资源与校外实践资源的对接路径,对推动创新、开阔思路有重要作用。高校中医药专业创新教育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加强院校、师生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并加强对创新教育人才的培养,进一步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发挥“互联网”教育的功能,将专业课教学从传统教学模式转向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为高校中医药专业创新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创新传承,帮助相关高校走出多模式双创教育特色之路,最终实现高校医药专业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颖捷,崔璀.“互联网+”时代高职中医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2(1):64-67.
[2]程书静.高职院校中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法探讨——基于中医药产业链发展背景[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8(4)
[3]马建知.体验式教学在职业高中中医药专业课程中的实践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
[4]李汉成,朱雁.“互联网+”时代中医药文化翻译课程的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中药专业教学[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1):50-52.
[5]邓祥敏.高职药学专业《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技术,2019,18(10):85-88
[6]黄文东.“互联网+”环境下,中医药类高职院校信息化系统开发[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5):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