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娟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幼儿园 530400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学前教育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需要为以后的基础教育铺平道路,而且还指导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帮助孩子适应规则,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本文根据幼儿园学前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如何指导儿童适应规则和培养独立性,使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适应社会规范,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幼儿园;学前教育;独立性;适应性
前言:学前教育改革应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以实现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发展。儿童游戏活动应该是自主的,自发的。学前教育应引导儿童理解自主行为,适应游戏规则,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决策,并实现自我调节的目标。因此,幼儿园应以儿童的个性和创造力为核心,以儿童为主体,为儿童创造和创造一个自主,自由,积极的环境,使儿童能够独立思考,适应规则,在游戏,课程中快速成长。
一、对孩子规则适应与独立性引导的重要意义
在幼儿园的小环境中,教师需要通过教学让孩子们理解一些规则,然后慢慢学习以适应一些规则,这对于树立孩子对规则的认识并在将来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社会大规则中打下一定的基础。由此可见,儿童从小就树立规则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在现阶段,许多父母对孩子的保护过于严密,使他们的孩子丧失了独立探索大世界的机会。因此,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在儿童的规则适应和独立性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现阶段我们幼儿园学前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对孩子规则适应与独立性引导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孩子规则意识和独立性培养家长和幼儿园不够重视
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中,大多数父母通常只关注为了培养儿童的学习技能,许多孩子从小就开始参加各种美术课和兴趣班。但是,他们忽视了儿童心理人格的养成,没有重视对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良好行为意识的养成。俗话说:“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许多孩子的行为也反映了父母的道德和文化素养。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树立规则意识,为孩子学习树立榜样。同样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并没有采取合理的方式来指导孩子理解规则,而不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说教来阻止孩子的行为,这常常没有引起孩子们足够的认识。这种事情违背了儿童学前教育的初衷。同时对于孩子的不听话的行为,老师如果过分强调标准化孩子的行为,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反叛的心态,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对于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和独立性培养的方式不科学
3-6岁的孩子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时期,但在树立规则意识的过程中不科学,例如,一些幼儿园老师告诉孩子们,当他们的孩子开始上学时,要有集体规则感,热爱自己的班级小组。这些要求对于儿童通常是不合理的。也有一些父母和老师虽然要求孩子学习做某事,但是他们始终带领着孩子完成所有过程,并没有起到锻炼的效果。
实际上,这限制了儿童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的提高,并且限制了儿童发现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因此,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建立规则意识和培养独立性。
三、如何对孩子进行规则适应与独立性的有效引导
(一)落实情境再现工作
在幼儿园,孩子对老师教的内容的理解通常不同于成年人。专家说,孩子们目前处于身体感应发展的活跃时期,他们对具体生动的事物印象深刻,对探索的热情很高。因此,当老师教孩子们理解一些规则或学会独立做某事时,可以通过落实情境来再现工作场景。例如,许多幼儿园老师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教给孩子们的规则,使孩子们接触到动画的境况,可以加深孩子对规则的理解,并愿意积极地遵循和适应规则。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玩有趣的游戏来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活动,并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因此,幼儿园通过场景再现和演绎的方式,对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独立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值得教师的深入研究。
(二)合理设置学习榜样
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通过榜样和示范,可以对孩子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教育专家指出:儿童可以通过学习榜样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这是教师讲课教育无法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榜样的力量,并在榜样上同时鼓励孩子积极独立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让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中国式家庭的孩子教育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过分的孩子溺爱,帮助他们的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困难,以便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将变得依赖和懒惰,从而产生一种情景儿童,长大后没有父母就无法生存。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多么重要。对于孩子来说,有时父母应该学会放手,让他们独立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由此可见,儿童在面对困难时拥有无限的潜能,经历困难的洗礼只会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三)注重结果承担教育
任何行为都必须受到某些规则的约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使孩子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即注重结果承担教育。例如,在幼儿园举行的堆放木头游戏中,当每个人都快要完成积木时,有一个调皮的孩子将积木推到地板上,这使其他孩子们的努力变得徒劳无功。这时,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下达成了一致的协议:不要与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孩子一起玩游戏。之后,老师再适时出来进行教学引导,比如说让这个调皮的孩子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向每个孩子表示歉意,并保证他将来会遵循游戏规则。实际上,这就是承担后果的方法所带来的变化。父母和老师可以灵活地从孩子的未来学习和生活中学习,并指导孩子增强对规则意识重要性的认识。
结语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要让幼儿适应规则和独立,需要很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才能实现,我们不能急于做到这一点。在日常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儿童现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培养孩子独立工作的能力,增强自信心,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人格,促进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启燕.幼儿园学前教育对孩子规则适应和独立性的引导[J].好家长,2018(80).
[2]申秋霞.幼儿园学前教育中对孩子规则适应和独立性的引导[J].好家长,2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