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探险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6期   作者:何琳
[导读]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发展水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作为幼儿发展的重要资源
        何琳
        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中心幼儿园 513325
        主题由来: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发展水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作为幼儿发展的重要资源。由于我园是一所偏远山区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我们需要根据周边环境,发挥农村地域优势,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是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推进农村幼教课程改革、优化幼教质量、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因此我们根据区域活动的新理念、结合本园的环境,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乡土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获得自主愉悦的发展,真正体现出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教育思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融于幼儿教育于游戏中。同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所以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在园的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各种动作,培养幼儿良好品德,但在户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有严格的规则。这些规则保证了户外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并能达到预期目的。我组织孩子们分别进行了个人和小组(自由组队,人数不限)进行《小小探险家》活动。通过自己找合作伙伴,一起搬自己所需的材料,充分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真正地在活动中实现自主性,在游戏活动中不仅能促进幼儿学会与人交流、交往,学会合作,还能培养其团结合作的意识。
        游戏推进一:自由组队、自由探索阶段
        孩子们自主地组成二队,(第1队)蔡弘杰独自一人搬一把竹梯、一个废旧轮胎和两张长木凳,搭建了一个探险的情景; (把一个废旧轮胎套进一张长木凳的一头,再把竹梯放在套好的轮胎上面)。他尝试爬上已搭建好的高山,谁知爬到一半,人和竹梯一同滑了下来。在图中发现,蔡弘杰的搭建方法只用了一把竹梯和一个轮胎、两张长木凳搭建探险的情景,只爬到一半高山就滑下去。
        分析:
        1.教师无指导,没有特定要求幼儿选择那些材料,幼儿无目标地搭建探險的情景。
        2.幼儿没有找别的小伙伴合作,自己独自去设计探险情景所以发现问题不会想办法解决。
        调整推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指出,“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经过老师给的建议,之前一个轮胎对竹梯的承受力不够,所以爬到一半就会滑下来,蔡弘杰听了老师的建议,后来把两轮胎平放在地面,再把竹梯放在两个轮胎上面加多两张长木凳和一张软垫这样不仅能安全地爬上高山又容易的走上“桥”。由此可见,经过改良好的来搭建,不仅合理而且也保障了幼儿人身安全,更增加了探险的乐趣,同时也吸引了第2队的队员参与进游戏中,在自然游戏状态下,幼儿社会性发展得到了提高。
         游戏推进二:自由组队、自由探索、设计的第2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调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健康身心发展的经验”。魏希羽和吴道铭两名幼儿在这次的户外活动中,选了一把竹梯、六个废旧轮胎,自主地搭建一条探险的路。刚开始搭了一个不平衡的“独木桥”,发现前后轮胎的高度不一,觉得这样爬过去很危险。怎么办呢?在一旁的我提示如果一样高会怎样呢?于是两人相互协商,决定再找多一个废旧轮胎俩人合作、互助搭建一条安全的桥。吴道铭说“我先过去看看是否安全了?”说完把两只脚打用坐的姿势过桥,希羽见到他已过了一半桥也学着用坐的姿势过桥。希羽没走两步就说“不行了,我怕,我怕,快要掉下去了。”
        观察:分工合作地游戏,发现问题两人相互协商解决问题。


        分析:
        1.幼儿体育活动时我们应在鼓励幼儿探索的同时引导孩子根据相应的规则进行活动,竹梯的玩法有很多,图中的幼儿选择用坐的方法来玩竹梯,幼儿尝试了发现这样种过桥的方法不安全,万一没注意就会掉下,老师鼓励幼儿尝用别的方法,既安全又有趣。
        2.我启发幼儿 “团结力量大,合作最容易”的道理。幼儿理解了这句话后,更愿意寻找伙伴帮助,请几个乐意帮忙搬软垫的小伙伴们,大家齐心合力的把软垫搬了过来,要摆放在那里才安全呢?刚开始斜着放,希羽说我来试试,这次她没有像第一次那样坐过过去,而选择用爬的动作过去。吴帆栋说:这样摆放不行,不安全。我们横着摆,横着摆又发现还是不安全,于是竖着摆放,吴帆栋说“这次安全多啦”!如果中间再放多两个废旧轮胎会不会更有探险的乐趣,小伙伴们二话不说去搬废旧轮胎放在软垫中间,进行探险之旅。
        调整推进:
        1.通过自己去尝度用坐的姿势动作过“桥”提高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
        2.教师无指导,幼儿自由玩耍中发现问题并两人相互协商解决问题。
        3.在游戏中增强合作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增加一张软垫和用别的方式过桥。
        游戏推进三:尝试两队合作,队员们自由探索、设计更有趣的探险的情景。
蔡弘杰看到第2队设计的探险之旅那么有趣,决定把自己之前搭建探险之路拆了,把竹梯、软垫、长木凳、轮胎给第2队,并和第2队的队员相互协商,经过几个幼儿之间不断的调整和合作,在原设计的探险之路上增加了一张软垫、几张长木凳、竹梯、轮胎,一起搭建既安全又有好玩、有趣的探险之路。让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幼儿喜欢跳、爬、走,在熟悉了探险环节后,更激发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孩子战胜困难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使孩子们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勇于面对困难。
        观察:幼儿大胆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也善于思考、观察,在一次次尝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伙伴。
        当老师说:“今天的游戏活动到些结束。”幼儿们都说“那么快就结束了,都没还没玩够。”幼儿们都不愿意把材料搬回综合室。
        分析:
        1.老师全程没参与幼儿设计的探险之旅,只给予孩子指导和提示。
        2.从最初的无规则、无合作意识地游戏到团结合作、分工明确地与同伴游戏。
        3.他们在游戏中相互交流、商讨、分工、合作,充分体现出敢于冒险、分享喜悦、爱。
        调整推进:
        1.继续提供延伸出来的新内容所需的材料。
        2.与幼儿讨论,丰富野战区不同的游戏玩法。
        通过这次游戏活动不但让幼儿建立主动参与的意识,还增加了同伴之间的互动。活动过程是幼儿间的一个小型的社会交往活动,在这个小型的社交中幼儿可以不断提升幼儿交流、交往能力,也可以培养幼儿间的合作意识。在属于幼儿自己的空间里自主探索,学习,不仅能激发幼儿的能动性,还能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或失败的经验,在成功与失败间感受不一样的心理历程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更能让孩子体验到通过努力后而成功的快乐。
        游戏活动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可以为不同层次和不同能力的幼儿提供一个相对宽松,不那么被关注的环境里自我学习。它不仅可以满足幼儿喜欢探奇、爱想象的心理特点,也能在探究中发现问题,通过积累经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当幼儿屡次失败时,教师要适时进行介入和引导幼儿,给予幼儿鼓励和探究方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活动中的问题,以实现幼儿的相对自由和充满想象空间里茁壮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