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旭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活动时,虽然按照教学大纲在课前进行过备课,制定了完整的上课流程,但是真正课堂实践时,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由于文化差异、制度差异、国别不同,时常会遇到意料之外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没有经验的老师会束手无策,影响上课的效率。所以,本文从教师的跨文化课堂教学实例入手,列举并分析课堂上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障碍,以期给予广大对外汉语教师微小的帮助。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 意义
“汉语热”的出现让我们开始重视汉语课堂上的教师与不同国家学生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对外汉语教师吸取经验教训,提升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
一、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现
“交际”指的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来,宏观来讲,“跨文化交际”也就是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进行的交际活动。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中,学生有可能来自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师生之间的文化背景也存在差异,因此跨文化交际的双方主要是生生之间或师生之间。本文主要探讨课堂上出现的师生之间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并具体分析其分类与特点,最后得出进行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二)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产生、分类和影响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障碍的主要来源是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以及交际障碍产生后,交际双方无法进一步相互交流和了解。
笔者将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分为两类,一类是所教知识本身与学习者的母语文化有差异,主要发生在词汇教学和文化教学环节,某些词汇的读音可能在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中存在不好的意义从而造成误解,或者课堂上教学的某些文化在学习者的认知中无法接受;一类是课堂管理方面的教师语用错误或者由于不了解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而做出了不好的行为。
课堂上出现师生之间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影响是致命的,不单是学生可能对学习汉语产生抵触情绪,教师也会无法继续按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二、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根据前文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分类,本节也将列举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分为两类:课堂教学类和课堂管理类。
(一)课堂教学类
案例:动物词
老师:我们用“像……一样”来造句,小丽同学像猫一样……,怎么样?生1:像猫一样性感。生2:像猫一样邪恶。老师:不是,小丽同学像猫一样安静,。老师:他像什么动物一样勤奋?生:他像狗一样勤奋。老师:他像牛一样勤奋。
问题:动物与人的关系密切,但不同国家的语言对动物的感情色彩也不同,亚洲文化圈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比较相似,但是中西方动物词的感情色彩差异很明显,中国老师认为牛是具有代表性的勤奋踏实的动物,在西方学生的视角里狗才是最勤奋的动物。
分析:课堂上可以灵活解决此类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和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带领学生对比和理解汉语和其母语词汇表达意义的异同。在课下,双方可以一起聊一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怎样看待同一个事物。
(二)课堂管理类
案例:节日民俗传统
某次妇女节,某初级中亚汉语学习班的老师收到了学生送的礼物和鲜花,并且学生都走上讲台想要和她拥抱,老师很开心但是有些害羞,招手让几位女生到讲台边上,分给她们每人两枝花,没想到学生似乎有些不开心,老师十分不理解。
问题:学习者对某些节日非常重视,想要以自己习惯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比如拥抱和亲吻脸颊。但是中国的女老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反应会内敛一些,对学习者“过度热情”的行为感到尴尬,可能会让学生认为老师对他们的庆祝毫不关心。招手的方式如果是手心向下,在中亚国家中是一种不太礼貌的招呼方式。除此之外,“二”这个数字在一些中亚国家有不吉利的含义,所以老师的做法引起了学生的多重误解。
分析:对外汉语教师在面对课堂中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时应该具备宽广的态度,提升个人的观察能力,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及时沟通与增进了解才能进行良好的对外汉语教学。
三、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一)对教师的意义
对前人经历并记录的或者教学中曾经出现过的跨文化交际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提升教师的语言能力,自主提前做好学生的文化差异功课,了解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充分了解其文化中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制度,从而在课堂上注意每一处细节。促使教师增强跨文化意识,提升自我文化意识,尽可能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自如交流,最终实现双向的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还能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交际能主动自我调整,防止交际障碍的产生。很多初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新教师由于没有任何教学经验,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新教师建立良好的文化包容心态,即使没有亲身经历也至少起到了“预警”的作用。教师在备课前能够做更多更充分的准备,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更善于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态度,及时与学习者沟通交流,推动交际的顺利进行。
(二)对汉语课堂教学的意义
首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教师教师和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完全不同,跨文化交际活动几乎贯穿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案例中的问题,讨论并探索恰当的处理办法,教师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得以提高。教师和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良好,那么双向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基本能够顺利进行,教师可以顺利安排教学活动,学生的配合度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得以完成。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而言,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影响着留学生的汉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已经总结过,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能够提升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使教师在汉语教学中引导学生也重视文化差异,强化跨文化意识,将语言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其次,重视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也能在提升专业素养和相关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充实教师的跨文化知识储备,使教师能够根据各种案例中所了解的不同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安排更有效地汉语语言及文化知识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汉语教学能力和质量。进行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是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所必不可少的步骤,而教师的优秀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是顺利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最后,进行足量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也可以帮助教师理解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的心理和可能遇到的难点,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使用最适合的教学方式帮学生降低汉语学习门槛,提升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有助于提升更多的人学习汉语的热情,促进汉语的推广和中国文化的传播。
结语:
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将自己作为一个“调解员”,通过积累大量与时俱进的案例分析,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有更全面的了解,了解如何协调和沟通两种不同的文化,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局限于母语文化的框架,这是我们每一个对外汉语教师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法]白乐桑.跨文化汉语教育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7
[3]郑娜,杜瑞.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J].群文天地,2012,(9):49
[4]陶泽琪.跨文化交际中的案例分析[J].考试周刊,2017,(54):163+170
[5]赵秀珍.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J].林区教学,2020,(02):67-69
[6]刘彦伶.赴韩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言语交际案例分析[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20
[7]马哲.中亚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D].新疆:新疆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李晗旭(1997),女,汉族,湖北仙桃,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