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6期   作者:冼盈盈
[导读] 现如今,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之下
      冼盈盈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摘要:现如今,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之下,我国的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成果,在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我国在全国的范围之内也开始进一步推进复工复产与复学的相关工作。由此,本文针对“疫情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为核心,通过与高校的学生工作现实发展情况为基础,紧紧围绕高校的意识表现形态、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安全管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就业服务、学生的贫困资助等相关工作,深入的分析在疫情背景之下学校的管理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建议,为后期进一步提升学生管理的品质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疫情背景       高校       学生管理模式       创新与实践
引言:在特殊的时期、特殊的环境之下,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可以说是一个不能够被忽略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做实做细,有效的将疫情阻挡在校外,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同时也是高校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
一、疫情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现状
(一)意识形态斗争格外尖锐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也是不断使之走向稳定的关键因素。在疫情出现之前,包括高校大学生在内的全国人民群众都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然而,当疫情防控这一时期,在社会当中却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舆论以及声音。与此同时,面对着全球疫情的不断严重,中国在获得抗议成果相关成果以及善意的去援助外界的时候,在行动上却遭到了抹黑,而且西方的许多不良媒体以及不良政客也在此时开始接连不断的抛出一些“甩锅”的荒谬言论,企图通过这样一些言论来掀起意识形态上的纷争,进而达到制造政治混乱、遏制中国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大学生往往充满激情以及社会的责任感,同时也很容易被虚假的一些民主的、自由的外衣或者口号所误导、利用,陷入到这些“谎言”当中,进而导致自我意识有所偏差。
(二)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出现短板
      在特殊的疫情防控阶段当中,大学生不仅是社会当中的“普通人”,同时也是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高知识分子,社会针对其有着非常高的期盼。面对着这样的特殊时期,需要在特殊的环境背景之下自觉的去接受相关的隔离以及封闭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主动的去做好防控与自我防控。然而,在许多的高校当中,针对疫情防控往往出现了许多不同的问题,有一部分的大学生在诚信意识、规则意识以及法制意识上比较单薄,导致整体的防控陷入困境。例如:山西省XX高校当中的学生私自提前返回学校,但是却隐瞒真实的情况,被学校警告处分。又如,浙江XX高校返校复学之后,为了能够出去吃一顿火锅,甚至是“渡河离校”,引起了不良的影响。这样一种意识不够坚定的表现,也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所出现的一种短板的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任重道远
作为学生个体,大学生在后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面临重大突发危机时,与许多普通人一样,也都会出现一些恐慌感以及焦虑感。疫情防控的过程当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与大学生心理过程发展的均衡性和思维品质发展的成熟度密切相关,处于成人初显期且容易情绪化的大学生,因遭遇超过其承受能力的紧张、刺激,容易产生叛逆、侥幸等心理状态。其次,来自学习和生活环境变化,打乱了正常学习和生活节奏,不少大学生成为“手机控”,染上“网瘾”,习惯变差。再者,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有的甚至是谣言,大学生若缺乏一定的是非辨别力,容易产生愤怒、抱怨等消极情绪。

还有,由于病毒传染性强、潜伏期长,对不断更新变化的疫情信息,少数大学生对死亡和病毒认知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可能表现更重、持续时间更久。
二、疫情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校的大学生管理过程当中,思政教育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依据“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样一种观念。不断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价值评判标准以及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这关系到国家未来以及民族未来的发展。用好抗疫实践以及现实抗疫过程当中的一些感人的案例,通过英勇的抗疫精神以及抗疫人物来进一步引导大学生从原本感性的认识之上不断提升到理性化的思考,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国共产党所表现出来的出新以及使命,并且能够充分的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当中的显著发展优势,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卫华思想的认同感、情感的认同以及理论上的认同,不断提升“四个意识”,坚定其“四个自信”,充分做到“两个维护”,筑牢思想的根基,为后期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更有效的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二)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
      在这一特殊的发展背景之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需要全力的去抓好疫情的防控内容,有效的确保安全返校以及复学,可以说是现当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各个高校也都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重视,并且及你要不实现在疫情阶段下进行日报告和零报告,让每位学生都在平时开展健康打卡相关制度,进一步做好每日疫情动态的排查工作以及信息的统计与上报情况,有效的对学生健康情况进行实施了解和掌控。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学校当中搭建重点的防控区域以及针对一些感冒、发烧特殊情况的学生进行跟踪,建立健康台账,对健康状况进行备案,如果发现疫情,则需要在第一时间之上进行逐级上报。抓住疫情期间校园封闭管理、学生健康信息报送等契机,将规则、诚信、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安全教育管理,通过要求学生严格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拒绝“瞒报、迟报、不报”和“不假外出”,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些犹豫、紧张的心理问题和情绪波动,学校需要在管理当中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也对后期的有效管理打下基础。高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开展相关的心理咨询、心理服务公众号、心理健康聊天室等各个方面的形式。不仅仅需要从“点到面”传递出特殊的心理健康知识,还需要帮助大学生做好个人的心理调整,进一步提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理性的面对现实。除此之外,还可以展开“一对一”的解答心理问题,面对着疫情,消除学生的恐慌情绪以及紧迫感,特别是在疫情比较严重的区域,要主动联系,加强关系,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进而优化学生的思想,更有效的进行管理。
结论:综上所述,在特殊的时期,需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高举起,通过运用科研作为战役持续性的注入科技力量,促使教育与国家事业的共同发展,进而打赢这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参考文献
[1]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探索——以河南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J]. 杜俊良.??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15)
[2]对新形势下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方法的探究[J]. 雷茂林,李伟,张华岭,朱紫瑞.??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1)
[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日常管理的创新策略[J]. 王红,赵颖,严予培.??湖北农机化.?2019(23)
作者简介:冼盈盈,女,汉族,1983-05,海南临高人,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职员,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