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万楷
四川省冕宁中学 615600
摘要:伴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与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新课程的改革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化学是高中一门重要学科,它引导学生对物质的变化以及本质进行认知,对丰富学生的科学认知体系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高考的重要科目,在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评价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将立足于高中化学课堂现状,分析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存问题分析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效途径
1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1.1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认知
当下,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成了教学的重点。教师也要提高对核心素养的认知。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社会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形成符合现代发展观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明确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目标,提高化学课堂的深入性和实践性。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结合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与探究。
1.2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框架与体系确定以来,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反响。不同的学科有着自己实际的特点与表征,因此,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也发挥着各自不同但却都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以此为前提,各学科在立足实际学科特征的基础上,纷纷构建了彰显本学科浓郁特色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具体到高中化学学科来讲,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与责任”这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指引着高中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目的地予以学生们更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
2高中化学课堂现状
2.1教学方法单一
课堂活动中,教师为了在课堂45分钟内容快速完成理论知识讲解,会采用讲述式的方法进行教育工作,将教材中包含的化学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并要求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完成基础知识学习。新课程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自独自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探究学习,以此实现学生素质培养的目的。但是,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没有体现出现代教育的特点,同时还会使学生出现抵触情绪,不愿意参与课堂学习,无法实现核心素养教育。
2.2学生学习时间较少
高中需要学习的科目较多,其中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等九个学科。这九个学科每个都有自己的不同特点、侧重点以及难点,同时每一门科目的学习内容都较为深入。学生在初中虽然已经接触过这些科目,但初中的学习内容与高中的学习内容相比更为粗浅,学生掌握起来相对也更容易。在高中的学习内容中,其学习的深度、难度、广度使学生在面对每一门科目时都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才能满足学习要求。每一门科目累加起来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几乎每天都处于忙碌的学习状态,那么学生分到每一科目的学习时间将极为有限。另外,一些学生受初中学习化学经历的影响,产生认为化学是一门仅需要背诵记忆就能够获得高分的错误认知,这使得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间分配时分给化学的学习时间变得更少。
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3.1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也要合理运用情境教学理念,以化学基本教学内容为基础,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化学探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
而在进行情境创设时,化学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让课堂教学情境不仅能够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还能够贴近课堂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进行情境探究时,便能对化学知识内容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而对于情境创设的形式也非常丰富,化学教师可以选择创设生活化情境、游戏化情境、问题式情境等。以问题情境创设为例,通过提出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化学想象能力。同时,通过不同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实验,让学生从实践探究中获取丰富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内容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综合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这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
3.2立足学生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的化学氛围
化学是一门与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化学学科中所学到的知识点很容易便能在当前实际生活中寻找到其广泛存在与分布的身影。这是大量的教育实践早已证明了的客观教育规律。认真分析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我们可以看出其“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一要点实质上便是要求学生们能在化学学习的同时具备端正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能恰当而正确的使用化学知识不断解决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让化学知识为生活所服务,而不是滥用化学知识。为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便应当立足于高中阶段学生们已有的社会实际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化的化学氛围。
3.3加强问题式教学的开展
通常情况下,在对学生进行化学思想培养时,为了提高培养效率,相关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理念、技术、设备及材料等方面的应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并在情境中设置一定的问题,促使学生通过融入情境,发现其中的问题,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对问题进行解决,逐渐认识到化学知识与内容的重要性,并提出自身的疑问,以此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化学知识与专业素养,解决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促进现代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3.4丰富教学资源,渗透核心素养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对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借此充实课本知识,创新教学方法。课本知识内容有限,无法为学生展示更多与化学知识有关的素材。互联网资源的运用,不仅弥补教学资源单一的问题,同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科学精神发展。例如,进行《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内容时,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收集一些与化石燃料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有关的素材,并将此呈现在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探究课本知识,了解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意义,并因此形成科学探究精神。
3.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和完善,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成为高中化学教师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等形式,对化学知识进行验证,引导学生通过新知识和旧知识内容的联系,分析并总结新知识内容,并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框架,让学生对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产生整体性和区别性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现代化学习意识。
结语
核心素养是学生们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与关键能力。为此,作为高中化学学科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及其表现形式,更要立足实际教育教学情况,有机而灵活地培养学生们的化学核心素养,让学生们既能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同时又能获得支撑日后长远发展的关键素养,进而获得可持续性的进步。日后,我将进一步针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展开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旨在于通过提升学科教学效益及其质量的同时,让学生们有所获、有所进步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娟.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化学史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1-82.
[2]李丙仕.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