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红叶 姚荣庆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实验学校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教育和体育局076450
摘要:如今教育体制正在改革升级,小学也随之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变转换。其中数学作为重点学科,自然也在改革名录中。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我们按照实际,选用不同教学方法。其中中段学生,即针对三四年级的孩子们,主要提倡的是实践教学法。顾名思义,教师不能“填鸭式”授课,而应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首先通过思考探索,得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思考中领悟,在实践中提升。
关键词:实践教学法;小学数学;运用策略
引言:实践教学法诞生于八十年代,它出现时间较早,但一直未被摒弃,其适用性可见一斑。实践教学法提倡“先练后学,先试后教”,与死板的传统方式相反。实践教学法更加灵活多样,使课本内容、教学范围更加简明化、形象化,使涉及的知识点更加抽象化、生动化。针对小学中段学生,教师可使用实践教学法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在实践中带领他们领略了数学的魅力,可以让学生自发地进行数学学习,在探索中掌握知识,增长本领。
一、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实践教学法的运用现状
虽然“素质教育”一直挂在嘴边,但很多小学依旧更看重孩子的应试分数,过分注重书本教育。腐朽的教育观念、落后的管理制度给孩子背上了沉重的枷锁。这种教学方式的固化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疲惫不堪,失去对学习的热情,甚至开始抵触反抗。小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教师必须找到适当的教学方式来帮助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虽然教师授课时常用到实践教学法,但实践环节中普遍与知识关联度差,学生参与度低,但很难有效发挥它的优势。对小学中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弱,且和社会的接触并不多。这就要求教师展开实践教学法时既要对教材知识和概念应用烂熟于心,细致了解,同时又要能正确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境来举例说明,给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实践教学法以其新颖性吸引学生,它看似脱离了课本,其实课本中的知识藏在实践中的每一个角落。实践环节和知识讲解环节不应各自独立存在,而应在实践时积极指导,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独立探究。
二、实践教学法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鼓励实践,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处于小学中段的孩子正是稚嫩天真的年纪,极易被外界影响。教师应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单元,尊重他们的地位,理解他们的差异,接受他们的不足,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获得他们的信任。融洽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很好地感染他们,让他们领会学习数学的深层用意,懂得探究实践的必要性,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拥有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一道数学题尚且拥有多种解题方法,数学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也是多不胜数。教师应不干涉学生的探索过程,鼓励学生思维发散,在实践中发扬创造思维。
数学在生活中诞生,也在生活中发展。课堂上,面对学生的疑惑和质疑,教师应将她们组织起来,采用小组探讨等方式,让所有孩子都参与实践活动。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们的思想发生碰撞,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营造活跃的讨论气氛,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大家查找到自己的短板。哪怕学生的思路卡在在教师看来很匪夷所思的地方,教师也要耐心引导,不使用教师威压,而是陪伴学生进行探索,培养小学中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
2、创设情境,简化艰涩的数学知识
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为了创设恰当的情境,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性格爱好和生活日常发起相关调查,并有意识的将知识点穿插进去,由简浅到深入、从简单到困难,让实践教学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施展。小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应用性较强。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教材上的知识依旧是枯燥且难以领会的,所以教师可以借助直观日常的事情来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例如在学习倍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进行班级大扫除的分配工作。通过让学生计算扫地和拖地人数间的倍数关系来增进对该知识的掌握。
教室是学习的一个场所,却不该是唯一一个。年年岁岁待在四方的教室里,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是件十分乏味的事情,会使他们失去对课堂的兴趣。所以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孩子们带到户外,例如公园或是操场,让静态的知识与灵动的生活相结合,用最直观的实践感受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教师可以将学习地点选在附近的公园内,根据记忆和路标,孩子们可以很快分辨出方向方位,简化教材中的知识概念,同时也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间的关联。
3、联系课本,进行多样的实践活动
实践教学法可以使学生通过亲自接触,参与思考对新知识产生基本的认知,同时接触思考时不可避免会引出旧知识,深化对旧知识的掌握。所以,在小学中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必须注重实践的执行和探讨,但同时对于课本知识的讲解也是极为重要的。教材上的例题都是专家精挑细选出的,和概念有着较强的关联性。教师可对它们进行仔细分析,在解答例题的同时将知识点剖析透彻,帮助学生搭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也可联系学生的爱好,开办多样的知识竞赛,利用小孩子的竞争心理,让学生自发学习,深入学习。
实践教学法不仅要在课堂中实施,也要延伸到课前课后。教师可根据学习情况预留实践作业,趣味性的作业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例如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制作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带到学校,既制作了教学素材,也帮学生回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知识。在课堂中通过折纸游戏,让学生在折叠切割的过程中掌握分数的定义。最后在课后布置与家人平均分食一个蛋糕的任务,让学生将知识及时应用,使学生巩固分数的定义,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联系课本,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加强对知识的领会程度,也可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
结束语:
当代更重视全面教育,实践教学法也越来越受到欢迎。将它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恰当应用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很多难题。将学习和实践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乐趣和成长,同时为以后开展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及时对实践教学法进行调整,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优良的课堂气氛,使实践教学法的效果得以更好发挥。
参考文献:
[1]吴霞.刍议实践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36.
[2]钟娜.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实践教学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11):193.
[3]赖招涛,陈碧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思考与实践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19(2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