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明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学 广东省 韶关市 512736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工作正在稳步进行,新课改加强了对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能力及完美人格的培养,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化学思维培养,化学信息培养,综合素质培养这几个方面。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化学教材,把生活现象融入到化学教学中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化学素养,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针对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实施生活化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 生活化
引言
化学是初中教学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潜在着很多和化学相关的知识。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把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灵活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化学,在化学学习中解释生活现象。化学是一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检验理论的标准。化学中的实践不仅仅限于实验课堂上的化学实验,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打下基础,化学生活化即将生活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用课堂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化学生活化的理念基本一致。
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就目前初中教学活动来看,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对于很多学校来说,学习化学的主要目的还是优异的中考成绩,所以化学教学模式也是单调枯燥的应试模式,即通过反复练习考试题型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击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化学思维的发展。新课改及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要求,所以许多教师还采用老旧的教学理念,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此,教师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针对这种状况,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培训活动,帮助 教师尽快转变教育理念,教师本身也要与时俱进,时常总结反思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实际教学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关注时刻实事,结合社会事件,开展化学教学。
一、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培养学生化学思维
初中九年级才开设化学课,但化学对于初中生来说,并不是一门完全陌生的学科。在小学时期,学生通过科学学科的学习,对部分化学常识已经有一个浅略的了解。化学和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化学现象。比如:吸烟能引起支气管炎,心血管疾病,是因为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和苯并芘等物质,古代的书画真迹可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墨汁的主要成分为碳,而碳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对于初三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及经验,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化学教学。
比如说在学习上册课本《燃料及其利用》这一章节时,讲到燃烧条件时,先总结概述燃烧的的定义,通过前面学习中涉及到的铁燃烧、硫燃烧及蜡烛燃烧等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一种发光的、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设置一个课堂实验环节,在实验前老师带领学生复习燃烧的三个条件,准备实验用品:蜡烛,火柴,剪刀及烧杯。老师点燃一根蜡烛,请三位同学用三种方法熄灭蜡烛,第一位同学使用生活中最常见的方法即:用嘴吹灭,第二位同学把烧杯罩在蜡烛上,第三位同学用剪刀剪断了蜡烛的烛芯。让学生结合燃烧条件的三要素讨论这三种熄灭蜡烛方法的原理。即:用嘴吹灭蜡烛是降低了蜡烛的温度,使其达不到着火点。第二种是隔绝了空气,第三种则是撤走了可燃物。然后让同学思考,如果在做饭的时候锅里突然着火了,可以用哪些方法熄灭火苗,其原理是什么?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思考,以便于学生更熟练掌握燃烧的基础知识,在思考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素养,提高学生的化学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思考化学问题。
二、结合生活实际事例分析,提升学生化学信息素养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在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在工业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化学应用于制药,合成纤维,塑料,化学肥料,洗涤剂等多个行业中。为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教师在化学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化学生产实例来进行讲解。比如在学习强碱性物质氢氧化钠时,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寻找相关工厂制备氢氧化钠的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化学在工业上的用途。氢氧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十分广泛,在实验中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肥皂制造,造纸,生产颜料及无机盐的生产,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同学演示苟化法和电解法制备氢氧化钠。让同学通过网络了解氢氧化钠的工厂生产线,结合实际情况学习课本知识深入了解制备氢氧化钠的工艺流程及合成路线,提高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就目前来说,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化学工业不太了解,所学到的知识也都拘泥于课本文字中。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事例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新冠肺炎的爆发让世界经济都受到了打击,在生活中广发人民群众都有了一定的防疫常识,我们在疫情中常用的84消毒液主要由化学物质次氯酸钠构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对次氯酸钠的性质,危害及用途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增加同学的生活常识,提高其化学信息素养。
结束语
教师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转变自己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初中化学老师来说,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在提高学生化学水平的同时还有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加强对学生学科素养的锻炼,让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接受守恒思想,绿色化学思想,学会使用归纳总结方法及比较法对化学概念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教师要热爱生活,在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引导学生把化学学习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关注时事,善于利用生活案例进行化学教学,让学生了解化学常识,提高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宁.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0):34-38.
[2]卢荣生.初中化学教育要大众化、生活化、现代化——加强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探讨[J].人民教育,1999(0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