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6期   作者:裴金凤
[导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体现了学生从数学思维角度
      裴金凤
      青海省西宁市劳动路小学  810000
      摘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体现了学生从数学思维角度,洞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需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和教学性质,在不断思考、运算和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智慧课堂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让教师更加灵活地运用教学资源,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升每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核心素养
引言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中热议的话题。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已经有意识地转变教学方法和策略,但在教学中还是会遇到许多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学习兴致不高;有的学生缺乏思维锻炼,不会独立思考;还有的学生受书本知识束缚,缺乏实际应用能力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智慧教育环境下,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辅助小学数学教学,为学生提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开阔学生眼界,满足学生好奇心,使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乐于学数学。
      一、现阶段小学智慧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运用智慧课堂的差异大
      近年来,智慧教育经常被人们提起,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制约,智慧教育发展较为缓慢。小学智慧教学在实际应用中差异性也比较大,有的教师接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对计算机技术了如指掌,因而对智慧课堂教学资源的运用十分熟练。而有些教师,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运用起来却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教师缺乏专业的技能培训,对智慧教学技术的掌握程度较低。同时,教师受年龄的限制,对新生事物接受较慢,即使学校提供了智慧教学的硬件设施,教师却不知道怎么使用。还有些教师不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把智慧教育变成了一种教学负担,他们直接从网络上下载教学课件,不考虑与教学实际是否相符,忽略了学生的求知需求。
      (二)缺乏学科教学计划
      根据调查发现,在很多学校,智慧课堂的建立都比较仓促。因此,相关的资源,如网络资源、教学研讨、教学反馈等都没有及时到位。这就导致各学科的教师无法借鉴相关的教学案例或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学内容难度过高或过低、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等各种问题。
      二、构建智慧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借助智慧课堂,培养学生的统计概念
      统计属于较难的知识点,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许多学生因为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所以课堂效率低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借助智慧课堂,培养学生的统计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统计”这部分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统计图形。统计图形的颜色、外观可以设计得适当丰富一些,由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统计是崭新的内容,学习难度较大,因此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准备近五天的温度数据,制作成电子表格,让学生了解统计条形图的基本画图步骤,并提醒学生一些注意事项,如切不可忘记统计图的标题或忘记标上数据。紧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并布置一些课后练习。
      (二)应用信息技术设疑,增强交流
      数学教师要善于应用信息技术设置疑问,将数学知识隐藏到疑问中,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加深印象,为系统化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疑问,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以采用暗示错误的方法,即通过微课给小学生播放数学题的解题过程,故意设计一处或者几处学生不易察觉的错误,看看学生能否快速识破教师的意图,找出正确的解题步骤,以此来培养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的习惯。
      (三)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是智慧课堂的核心
      就如上述所说,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数学知识源自于生活而又用之于生活。不仅如此,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中不再是单纯的例题,和习题,而是生活气氛浓厚,并且知识内容和实际生活有一定关联的教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架起生活和知识的桥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才能在学习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获得数学知识,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启迪智慧以及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目的。
      (四)小学数学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是课堂的主要引导者,智慧课堂的有效开展是以教师树立正确的智慧课堂观念为前提的。教师首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观念,学生的需求是教师备课的出发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将知识点清晰明确地教授给学生,然而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上却难以得到培养,往往是在课后学生通过做题或者实际应用自我构建的。教师要树立不仅教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观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另外,教师除了观念需要转变之外,教师的实际能力也要与时俱进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还不够深入。虽然大部分小学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的相关课程,但是有些教师并未经过系统的计算机基础技术的训练,学到的知识或者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信息技术构建的智慧课堂既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教师要具备相关信息技术的能力,并能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以确保智慧课堂平稳地运作。
      结束语
      总之,构建智慧课堂的主要原则是培养人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智慧的方法和科学的观念,贯彻并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智慧课堂可以把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素材融合在一起,呈现给学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抽象、静止的课件变得丰富、生动,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智慧课堂进行动态展示,加强学生对教学课堂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包卫国.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19(5).
[2]吴珈琦.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18(6).
[3]程桂华.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教育界,20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