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花
合肥市五十中天鹅湖教育集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71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各类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融入到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来。微课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灵活等特点,因此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将对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微课教学;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微课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因为其具有生动形象、灵活具体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传统历史教学枯燥乏味的特点,为学生营造现代化的学习环境,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历史课程的发展。
1 初中历史课堂中微课的应用价值
第一,丰富教学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利用微课,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还有利于教师更新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手段更具有吸引力,进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微课的应用不仅意味着信息技术的优化应用,更体现了应用信息技术的灵活性。当前,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已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视微课视频的制作与优化,将教学重点融入微课视频中。
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微课,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会更加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能逐步意识到历史课堂不再是枯燥乏味、单一固化的代名词,而是充满了趣味性。此外,微课的应用可以突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微课的特点
微课主要是以短小的视频方式向学生介绍课本知识,以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认识。一般来说,微课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短小精悍。微课的时长都会控制在10分钟以内, 内容较为简短。课堂教学时间是每节课45分钟,学生容易受外界的刺激而分散注意力,而微课保持在10分钟之内,这样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相关知识。
第二,教学内容精简。微课通常只聚焦某一知识点的主要内容,更加突出对具体知识点的教学。因此,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的教学内容更加精简,被人们称作微型课堂。
第三,微课的资源容量较小。通常,微课视频的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设备进行观看,还可以灵活下载到智能终端平台上实现移动学习,非常适合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3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注意点
微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短小精湛、教学重点突出等方面, 因此,历史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呈现清晰且全面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深度与广度。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其应用要点,如注重色彩设置,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引导他们关注微课视频中的重点,学习其中的要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编辑视频过程中,教师同样要利用先进的视频软件,确保视频制作的丰富性与专业性,如可以适当地增加背景音乐及视频标题等,以增强微课应用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
4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师要做到把握重点、突出 难点,而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成长规律,不断优化微课内容,把握好微课利用时机,使教学活动更加系统化、完善化、全面化,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
4.1 运用微课构建历史教学框架
历史作为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其中时间、地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结果和影响都是核心内容,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想要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合理地使用微课进行框架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微课中几乎都是对主线知识的梳理,没有繁杂知识,在构建历史知识框架的时候是非常有用的,具有高度科学性和逻辑性。当每一单元的学习结束后,利用微课让学生跟随其主要内容制作思维导图,然后把单元知识点进行汇总,如此可以构建一个逻辑清晰、结构合理的理论知识框架。首先概括出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内容制作时间轴,然后围绕时间 轴进行重大历史事件的梳理,其中包括事件发生的地点、起因、意义以及影响。
在教学部编版教材八下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时,首先根据内容把本单元重点知识制作成微课,让学生根据微课中的内容进行事件梳理,如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国大典、西藏的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重要知识点,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学生结合每一事件的影响不难得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西藏的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使新生的政权得到了巩固,由此得出本单元的内容实际上是统帅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这一主题,单元的知识框架也就搭建起来了,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2 借助微课,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难点问题是需要学生突破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活动的难点,制作有针对性的 微课视频,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降低课堂学习的难度,加深历史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在微课制作中,教师需要对课堂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针对难点作出相应的分析,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突破课堂教学难点。例如,在教学部编版教材七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这课时,由于此课篇幅较多且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重点,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本课的另一个重难点“闭关锁国政策”内容时,就可以自己制作微课,包含闭关锁国的的定义、表现、原因、影响等。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清朝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让学生全面的看待历史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材料来分析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引导学生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闭关锁国政策”是整个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还可以与之前学习过的汉、唐、宋、明初的对外开放进行对比,得出“开放包容促使国家繁荣、闭关锁国导致 文明衰落”的结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
4.3 在课后阶段应用微课模式,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后阶段是巩固知识、进行反思和评价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利用微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初中历史教师也应该重视课后阶段的作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为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在课后巩固阶段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教师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堂中的历史知识;例如,在学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这课后,可以提问学生“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有哪些异同点?”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对课堂中的内容进行拓展,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教学内容。例如,在辛亥革命影响的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辛亥革命的影响, 除了本课所说的政治上、思想上的影响,还表现在哪些方面?”从而使学生带着好奇心,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教师鼓励学生制作微课,或在学生解决问题后,再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延伸课堂学习。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历史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新型的教学形式中不断增强自己的积极性。因此,为了使微课教学形式与教学改革的理念相适应,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在历史教学和微课形式的结合中增添更多的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孙志连.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名师在线,2021(06):85-86.
[2]彭梅杰.探讨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5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