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焦艳红
[导读] 新课标下,国家教育部对于小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其的文化课成绩

        焦艳红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永坪镇小学  邮编:717208

        摘要:新课标下,国家教育部对于小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其的文化课成绩,还对其的道德素质及生活能力提出了新标准。因此,当今时代下小学还应当重视起学生美术、体育、音乐等科目的教学,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基于此,本文首先说明了教师要明确美术教学对于小学生的意义,并对其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成功的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素养策略

课程改革后,教育部将美术列入素质教学的重要科目,这使得学校及社会各界均提高了对于美术的重视程度。美术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兴趣,以此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从而促成高效的美术教学效果。在推进小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中,美术科目的教学是必须要经过发展及完善的。
1 明确美术对于小学生的意义
美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直有着重要的分量,其对于提高人的审美、感知生活的能力均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美术能够引导其感知生活的美、人性的美,从        而为提高其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让小学生明确美术的重要意义,以及提高其的审美水平。其次要让小学生鉴赏基本的美术作品,使其了解美术、探究美术的形成。最后要为小学生在先进、开放的美术课堂中去体会美术的意义,锻炼其美术思维的形成。教师还应当注意的是,由于当今时代下,教育讲究将学科知识与生活能力相融合,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美术时,应当从生活出发,鼓励小学生去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的美丽之处。
2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提高小学生综合素养的策略
2.1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人类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美术教师应当明确,在进行良好美术教学的前提是让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平时就在班级内摆放一些雕塑、油画类的美术作品来供小学生欣赏,并且可以让小学生近距离观察、观看,亲手触摸等等,以此来激发小学生对于这类美术作品的兴趣。这不但可以提高小学生美术鉴赏的能力,还可以在班级内营造一种轻松、舒适的美术氛围。其次,小学美术教师为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在平时着重讲解一些关于美术作品的故事,小学生受此吸引也会主动加入进美术课堂中,提高自身的美术学习能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若想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模式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此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2 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优化、创新教学手段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效果。受经济发展及即使革新的影响,小学美术教学的方式、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更新,新媒体、互联网等设备的应用也为美术课堂增添了活力。

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来增加学生对于美术的直观感受及体会。
2.3 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小学生年龄段正是具有较强好奇心的阶段,其对未知事物比较容易产生浓厚的探究以及学习的兴趣,更加喜欢刨根究底,对事物开展积极思考。在小学美术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美术        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奇异因素进行发现,进而使小学生得到好奇心的调动,通过兴趣激发的形式将小学生的专注力进行吸引,进而让小学生站在学习实践中的主体位置。例如,在针对《万花筒》展开讲解时,首先教师可以将万花筒拿到小学生眼前玩一玩,同时利用夸张的表情以及语言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小学生看到有着如此反应的教师,也会对万花筒产生想看的心理。此时教师可以对小学生产生的热情加以利用,将万花筒相关的美术作品为小学生进行展示,通过展示的美术作品,让小学生对万花筒的千奇世界进行深刻认识,接着让学生近距离的观察万花筒。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大大提高了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会通过观察实践产生更多对美术作品进行创作的创新灵感,使小学生得到创新意识的培养。
2.4 增强美术实践,提高综合素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仅单纯的依靠教师教学是无法促进其形        成一个完整的美术框架,其还需要在丰富的美术实践中培养自身的素养。小学生正值活泼好动的年龄,因此与静物相比,生命力强的活物更能抓住其的目光。例如教师在进行“观察身边美好事物”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领小学生开展一些丰富的美术课外活动,例如带领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公园写生,写观后感等等。小学美术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身处特定的环境,鼓励小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会为学生形成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        观作出积极的作用——这同样与新课标下对于小学生的要求标准要求不谋而合。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认识到美术实践在美术教学中发挥出的重要作用,以此来达成良好的美术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小学美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拥有一定形式的模式以及方法,教师应结合教学经验针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开发,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模式和方法。总而言之,综合素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个一朝一夕的事情,其需要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但一旦形成,就将会使小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薛小蕙.法律-文件共治模式的生成逻辑与规范路径——基于四十年教育规范性文件的考察[J].交大法学,2021(01):108-120.
[2]朱家明,代娅丽,魏婷.终身教育理念对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影响[J].继续教育研究,2021(01):9-12.
[3]芮丽娇.以儿童为本位的幼儿期刊发展策略研究[J].出版参考,2020(11):61-64.
[4]周芫.后现代教育观下的我国幼儿教师核心素养发展探析[J].教育观察,2020,9(44):40-43.
[5]徐蕾.美术教学需以“细察”为本:略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20(1):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