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21052219910911XXXX;2身份证号码:21052219871005XXXX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能源利用和节能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建设创新型、节能型国家,必须不断提高节能科技水平。长期以来,建筑业的能耗占全国能耗的很大一部分,而建筑电气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对建筑节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电气节能;智能电气;节能技术
1传统建筑电气节能技术
传统的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很多,对建筑电气节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建筑电气节能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为建筑节能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传统建筑电气节能技术:配电系统节能是电气节能的主要内容之一。影响配电系统节能的主要参数是系统电压和功率因数。
(1)系统电压与节能
根据本工程的用电性质和容量,并结合当地供电部门的意见,选择合理的供电电压。在系统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配电系统的损耗随电压等级的不同而变化很大,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功率损耗ΔP与cos?的平方成正比。如果功率因数从0.6提高到0.9时,线路的功率损耗可降低约56%。
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减少变压器的铜损;可以减少线路和变压器的电压损失;可以增加发配电设备的供电能力。
总之,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对系统的损耗影响较大,提高功率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改善配电系统的配电环境,可以很好降低配电系统的损耗。
配电线路的损耗是配电系统中主要损耗之一,根据电力部门统计,我国配电线路的损耗约占总发电量的6.9%,2014年的年损耗值高达4000×108kWh,如何降低线路损耗,是配电系统节能的一个重中之重的课题。影响线路损耗的主要因素有:导体材料、导体截面和线路长度。在保证用电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尽量使变压器靠近负荷中心,减少配电线路的长度;除需要减轻导体重量和外界影响外,在经济合理条件下,应采用电导率高的铜导体;在满足导体载流量和线路电压降等技术条件下,宜适当增加导体截面,以降低线路损耗。
电气设备是配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电气设备的损耗占配电系统损耗的很大一部分。如何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设备损耗,是提高配电系统节能的重要因素,也是世界配电系统节能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基于配电系统的可靠性,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采用新技术降低设备损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电气设备的制造技术越来越高,电气产品的损耗也越来越少。比如照明灯具从最早的白炽灯到现在采用的LED新技术,LED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节能效果非常明显,大大减少了灯具的损耗,提高了照明效果。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串级调速等新型调速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异步电动机的容量,降低了电动机的损耗。
(2)采用新材料减少设备损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电气设备的制造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出现了许多新材料。采用新材料后,大大提高了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减少了设备损失。
以变压器为例,从最早的油浸式变压器到干式变压器,再到现在采用非晶合金材料的新型材料后的非晶合金变压器,其产品能耗越来越小。因此,电气设备在保证质量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新材料,使设备的损耗越来越小。
2智能建筑节能技术
所谓智能建筑,就是应用现代通信、信息控制、节能控制等先进技术,优化信息设备与应用系统、电气设备管理系统和安全控制系统的组合,建立楼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通信自动化系统,为人们创造舒适、健康、高效、节能、低碳的建筑环境。智能电气技术在建筑不同方面的作用是不同的。应用于消防时可作为智能应急疏散系统;它可以应用于住宅小区,可以成为一个智能小区系统。本文仅介绍智能电气技术在建筑节能能源管理系统中的作用。能源管理系统是企业通过对建筑全、局部实时能耗数据的采集和监控,对数据进行分类、趋势分析和跟踪指标,对能源设计、运行、维护和使用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的方案和方案,提供报警信息,输出日报、月报、年报、统计和报表,从而实现能效管理水平的提高。
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和重点,能源管理系统可分为本地能源管理系统和远程能源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具体可以实现的功能有:
(1)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系统容易扩展,便于集团能耗数据的汇总和集中;数据采集自动上传,系统较少维护;能源消耗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大幅度提高,减少人为误差;全能源介质计量;远程能源管理与本地能源管理系统数据可实现集成和共享;在确保用户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数据托管服务。
(2)提高能耗可视化水平和追溯能力:通过能耗数据收集和能源管理系统分析,及时形象地了解能耗在何时、何地、如何被使用的情况;存储大量的能耗数据,可随时调出系统上线以来的任意时段、任意数据点供查询与对比分析使用;可通过大量直观图表对能耗情况及建筑能耗KPI指标进行展示。
(3)能耗信息指标化:通过精确分项能耗计量,对各分项能耗可精细化监控;结合实际运营情况,使得能效指标合理化;为企业提供考核指标和依据。
(4)实现综合能效分析:按照各业务功能规则处理信息;能耗关键绩效指标分析管理;能效水平评价和能源成本分析管理。
在能效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可以节能提供数据支撑。可以掌握建筑能耗状况:能源消耗的数量与构成、分布与流向;了解建筑用能水平:能源利用损失情况、设备效率、能源利用率、综合能耗。发现建筑能耗问题;通过海量历史数据发现节能潜在机会。制定节能行动策略,明确建筑节能方向,提出主动性预防和应对措施,使能效管理系统真正为建筑节能服务,为建筑节能提供准确的数据和真确的方案。
3结束语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可以发现,传统建筑电气节能主要在对配电系统参数、配电线路、电设备等的技术提高,减少配电系统的损耗来达到节能的目标;而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是在现在通信技术上,通过对建筑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控,提供准确的数据和正确的节能方案,使建筑节能更有效,更合理。两个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促进的,没有传统电气节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就是无根之源,没有智能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发展,传统电气节能技术就无正确的方向和方案;只有同时发展两种节能技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才能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李永超.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1):124.
[2]王迪.城市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问题与对策探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09):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