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介多元化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姜春慧
[导读] 近年来,社会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我国正在逐渐步入现代化信息时代

        姜春慧
        常州航空技工学校       213000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我国正在逐渐步入现代化信息时代,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也影响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中职学生由于中考失利,导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丧失信心,心理健康容易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中职院校应该借助社会媒介多元化,正确干预并引导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将立足于社会媒介多元化,制定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以此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社交媒介;多元化;中职生;心理健康;影响?
        引言:现阶段,我国社交媒介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例如微信,QQ等新型的社交媒介正在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活。因为,中职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对外界事物有着强大的好奇心,互联网的普及对他们来说受益颇深。社交媒介的多元化使得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但是其中必然存在一定的负面因素,影响着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所以,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应该借助社交媒介多元化的有利因素,制定培养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一、社交媒介多元化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社交媒介多元化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正面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社交媒介多元化可以帮助中职学生发表自身的元论,提高他们在社会热点中的参与程度[1]。他们可以在微博,微信上更加积极主动的发表自身的生活和言论,并且更加直观方便地看到其他人的生活和言论。第二,社交媒介多元化还可以满足中职学生的情感需要。中职院校同普通学校的教育机构不同,他们在完成最基本的文化课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后,有着较为充足的课后时间进行人际交往。
        (二)负面影响
        社交媒介多元化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社交媒介多元化使得中职学生降低了在人际交往中的责任感[2]。现如今,QQ好友、微信好友是中职生进行交往的主要对象,但是经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中职生的QQ好友和微信好友中,仍然有一些是他们不认识的“朋友”,起初也只是三五句寒暄之后就互相加为好友,没有互相维护他们的人际关系,降低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依赖。第二,社交媒介多元化导致中职生的交友原则产生偏差。中职生往往交识那些经济状况良好但品德素养较差的朋友,以此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中职生的心理健康。


        二、社交媒介多元化影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分析
        (一)激发中职生的自律意识
        在社交媒介逐渐多元化的今天,中职学生由于受自身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他们更加愿意跟紧社会时代的潮流[3]。所以,社交媒介多元化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使得他们缺乏真实的人际交往,容易出现内向、社交恐惧的状况。对此,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借助社交媒介多元化的优势,激发中职生的自律意识,让他们摆脱社交媒介多元化的不良影响。首先,中职生应该形成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观念。QQ,微信等社交媒介的多元化虽然满足了中职生对人际交往的需求,但是由于他们自身没有具备成熟的控制能力,导致他们在使用社交媒介时,容易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关注他们在社交过程中形成的人际交往观念,确保他们不过分依赖社交媒介,学会赞美他人、包容他人,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观念。其次,中职学生还应该加强自身的自我约束能力,社交媒介多元化使得他们在网络中会收到各种各样观念的影响,其中不乏存在一些较为低俗的内容,中职学生应该增强自身的自我约束能力,了解人际交往的常识,以此确保他们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进步。
        (二)注重家庭学校联合引导
        学校和家庭在中职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是中职生学习的引路人和生活的纠错者。所以,只有中职院校制定的学校管理措施得到,与家长取得充分的联系,确保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教育工作,才能将社交媒介多元化所带来的不良因素降到最低。首先,学校自身应该积极建设健康的校园生活,将社交媒介多元化的有利因素融合到校园生活中,建立健全的社交媒介使用和管理制度,让中职生在教师的监管下有序的运用社交媒介。例如,以往大多数中职学校的管理者为了确保中职学生不受社交媒介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确保他们的心理更加趋于健康的发展,所以在学校教学环节,禁止学生将智能手机等可以使用社交媒介的移动设备带到校园。但是,伴随着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增强,他们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利用移动设备联系家人、结交朋友,要求教师不应该剥夺他们的权利。对此,中职院校应该严防底线,不主张也不禁止学生将移动设备带到学校,但是一旦发现学生利用移动设备进行不良的社交时,应该及时的制止,并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社交。其次,家长应该全力配合学校所制定的管理措施,在学校的管理人员要求家长监管中职生的社交活动时,家长应该全力配合教师和学校的要求,与中职生多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需求,并且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确保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不受社交媒介不良因素的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的学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在中职院校属于学习某个职业技能的对象,但是他们由于年龄较小其自身的身体和心里仍然发展较不完善,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他们在与社会人群进行社交时往往会存在一定的错误或不足。所以,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在社交媒介逐渐多元化的今天,利用其中的有利因素,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一定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策略,以此纠正中职生在社交过程中的错误心理和认知,提高社交的信心和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和钰.社交媒介场域用户科学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

[2]毕翔,唐存琛,肖俏.短视频社交媒介舆情危机应对[J].图书馆,2019,06:74-80+87.

[3]杨丹宁.社交媒介使用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