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与校园环境有机结合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过娱宁
[导读] 小学美术教学是一个重视创意思维发散和动手实践的学科

        过娱宁
        无锡市育英胜利小学,江苏 无锡214000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是一个重视创意思维发散和动手实践的学科,教师要利用好身边的各种资源,创新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校园环境作为生态文化资源的一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创造性。学生在校时间长,熟悉校园基础环境,对校园感知力也最强,教师将小学美术课本知识与校园环境有机融合教学,可以使学生美术发展和校园环境建设实现双赢。本文将聚焦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发现问题,结合校园覆盖的环境资源内容,提出二者结合创新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校园环境;创新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美术课程的学习是开启儿童美育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重要意义。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环境优美,富有童趣的校园能够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增添美的光彩。让学生通过美术课程参与到校园环境的设计与美化的过程中去,不仅创新了小学美术教学方案,同时也能创造出更符合学生心理的校园环境,更能增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情感联结,让学生不仅在美术课堂上感受到艺术的美,在校园生活中也真切体会到美术的感染力,最终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及问题
1.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待跨越式提升
现阶段,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相比过去,在小学阶段,美术课程已经越来越受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重视。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精神世界中对美的追求标准也在提升,学校和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创新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方案。但我国仍处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小升初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尤其在有些家长心中,美术还是会被贴上“不好好学习”的标签,对美术课程有不科学的评价。而对于美术老师来讲,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按照课本内容,向学生传递美术理论知识,会忽略小学阶段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意思维的培养,已经不再适行。学校、教师需要在已有的重视程度上提升教学标准,家长也要跳出应试教育的思维桎梏,三者配合,才能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2.小学美术课程校本资源开发不完善
小学美术教科书中的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与其他学科在内容上的教学重点也会有一定的关联性。例如,和语文、音乐、科学等都有联系,在教学进度甚至是内容都是类似的,只是以不同的方式传授。但是学科之间依旧存在一定的界限,学科间的关系被割裂。但美术是可以和其他学科或生活方面建立良好关系的,学校可以组织小学美术教师教研组一起针对和美术课程能够建立联系的其他学科老师一起,统筹规划,整合制作系列课程,最终研发校本课程。实施之后,使得学生具备在生活中,在其它学科中发现美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尝试接触跨越美术或者“美术+”的课题,开展综合性探究学习。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美学意识,建立良好的审美观念,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其他各方面的学习效果。
3.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资源应用不到位
美术具有造型性、视觉性和静态性的特征,是需要依托大量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学科,,也是重视动手实践的学科。目前,尽管已经有部分老师开始依托校园资源,结合美术书上的课程,创新小学美术教学,但大环境来看,课本内容还是小学美术教师主要的教学来源,教学资源比较单一。学校需要提供好的资源条件,教师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好身边一切可利用的环境资源,做有效整合。为了学生的安全起见,校园就是教师实行实践性教学,开发教学资源的最佳场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去探究校园生活环境中可用的美术素材以及原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综合利用校园资源,进行艺术创作,避免被课本知识局限审美,限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也能让学生建立走出课堂,走进校园,走向生活的良好学习理念。
        二、小学校园资源内容
1.校园自然资源为主
小学校园的绿化环境是天然的自然资源,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在学校建立时,对校园环境就做出了一定的规划,每一个实体以及实体之间都有着一定的结构关联,有些学校甚至在绿化中彰显校园的教育理念或教育价值观。校园的自然环境虽然不及公园、湿地等地,但也具有一定丰富多彩的系统,对于教育来说,对于小学生来说,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气息,不同的季节盛开不同种类的花朵,都为校园的一年四季增光添彩。
2.校园人文资源为辅
人文资源主要是指校园内开展的各种与艺术有关的社团活动或班级活动。种类丰富的社团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多元知识需求。比如美术社、摄影社等与美术课程相关的社团,都可以成为小学美术教师利用的人文资源,通过这些社团可以组织开展教学,甚至可以跨年级进行,更能让同学们获得思想上的交流,产生艺术火花的碰撞。社团互动地开展一般依据的除了一些传统文化节日,还有具有校园特色的校园节日,例如“艺术节、科技节”等,都可以开发一系列美术设计应用课程,让学生在快乐中锻炼自我的技能。
        三、小学美术教学与校园环境资源结合策略
1.探索小学美术教学与校园环境的契合点
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校园环境可以作为创新小学美术教学优质资源,并结合课本去努力寻找校园和课本之间的契合点。找到一个好的出发点,联结课本与校园环境,让学生不仅仅是学习到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能在校园实践中收获更多样的美,甚至可以提高教学立意,从校园环境中向学生传输更深层次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形成更健全的人格。
举例来说,在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课都可以与校园环境有很好的契合点。一年级下册第10课《校园真热闹》这一课,与校园主题贴合紧密,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平时所处的校园,思考哪里是学校日常最热闹的地方,什么时间学校最热闹,学生都在干什么等问题,用色彩展示校园热闹的氛围,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力。二年级《会变的花、树、叶》这一课,更加与校园自然环境契合,校园里不止一种花、树和叶子,学生们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寻找,切实看到其不同,甚至多思考找到相同之处,作为美术老师,此时不仅要讲授在绘画方面不同的技巧,还可以跨学科讲解为什么会不同,以及何时会发生变化等生物学问题,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2.带领学生在校内进行实践创作
教师找到契合点设计好教学应用方案之后,要真切地落实到行动上,带领同学们真正地走出教室,去感受校园,去大胆创作。教师应做足预备工作,课程中所需要用到的道具以及操作工具要准备妥当,或是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有所期待,也有所准备。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具备孩童的天性,小学美术课就是让其充分展示自身想象力以及解放天性的最好渠道。教师应积极地促成校园环境成为第二美术课堂的提议并实际行动起来,学生自己建设打造自己的校园,对校园文化环境地提升也会有很大的作用。
举例而言,在学习五年级上册《风景如画》这一课的内容时,可以校园内自然资源作为教案设计背景,选择本校师生认为最好看的地方,带领学生去实地写生,虽然课程教材是有关竹子的,若是校园具备竹林资源,更能贴合教材,但如果没有竹林资源,也可以用传统水墨技法来描绘出眼前的校园风景,可覆盖整个图纸,也可以选择局部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与学生进行游戏互动,例如“你一笔我一笔”由学生共同完成一幅画作来展现眼前的美丽景象。
        四、结语
小学美术教学可以与校园环境有深度的结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现阶段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优势与劣势,利用好校园环境资源,创新小学美术教学方案设计,在美术课堂中,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落实美育教学观念,让学生在校园中留下自己的一份作品,既能收获知识,又能建设校园,享受学习不一样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王蕊红.基于生态校园文化浅谈小学美术创新教学的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9(2):148-149.
[2]蔡永环. 基于校园生活的小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资源开发和实践研究[D]. 浙江:杭州师范大学,2013.
[3]汪洋. 乡村建设视域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8.
[4]吕敦盛.校园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J].艺术科技,2018,31(05):275.
作者简介:过娱宁(1990.08)女,汉,江苏省无锡市,小学二级教师,本科,无锡市育英胜利小学,小学美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