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开展生命教育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徐松州
[导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能够增强初中生的生命意识

        徐松州
        湖北省鄂州市吴都中学,湖北 鄂州 436099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能够增强初中生的生命意识,促使他们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注重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提升对该学科渗透生命教育意义的认识,重视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以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生命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简要阐述了生命教育的基本涵义及意义,并提出了生命教育渗透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教学
        引  言: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思想感情极易波动,教师应正确引导和规范其行为,开展生命教育,以促进学生持续幸福健康成长。紧密结合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生命教育,使生命教育的功能最大化,使中学生能够深刻感受生命的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中学德育工作实际,界定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分析道德与法治教育、生命教育的关系,渗透生命教育实施的重要性,探索有效的对策,使学生在生命教育活动中充分体验积极、乐观、向上的生命学习,体悟生命的真谛。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涵义
        生命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旨在使学生深刻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教育涵盖了学生生命活动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主要是指导学生计划和管理自己的生命,完善真实的生命与生存,促进健康成长和有序发展,充分展现自己的生命风采和价值。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与中学德育、法治教育相结合,主要是促进学生积极弘扬生命至上的精神认识境界,深入理解生命的特殊性,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有效协调和平衡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价值,以此推动人们在有限的人生历程中,成为更加优秀的生命个体,以充分实现自我生命价值。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1、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要求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命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生命教育也逐渐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通过教育实践,有效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生命在自然、社会、精神等方面的价值,不仅是科学地认识人的生命过程,也是认识自己生命的价值,尊重和遵守生命发展规律。
        2、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效果
        生命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尊重生命、尊重学生、融合生命。通过创新生命教育活动,坚持"尊重生命"这一教育主题,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能够更加明确地创造生命教育的鲜活状态,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充分展现其生命的价值;只有坚持"尊重学生"这一教育原则,才能使道德与法治教育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性,使学生真正认识生命与生命的本质。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只有坚持"融为一体"的教育方法,才能为学生布置更多的日常教育教学场景,使他们在生命的情境中认识生命的美好,以生命展现生命的活力,从而体会生命的价值。
        3、向学生宣传生命教育的价值
        融合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渗透生命教育,不仅让学生体会到生命教育活动的精彩内容和生动美好,而且还能使学生懂得敬畏生命,增强自身的生命素质及生存意识,了解生命教育的学习体验,具有前瞻性,尤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坚持拓展生命教育行动,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在实际生命历程中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使学生形成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崇尚光辉人性的优良品质。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相关措施
        1、发掘课程教学资源,领悟人生意义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除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学科知识,完成必要的教育任务外,还应注重教学过程的思想道德教育最优化,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调动学生认识自身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性。道德与法治课程为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丰富而有效的教育资源。

教师应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资源,设计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情境把握、问题导向、媒体展示等教学形式,使学生融入课堂,参与个案研究,鼓励他们独立思考,逐步认识人生的积极意义
        例如:在《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中,教师借助课本、图片、辅助工具等资源,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清楚地认识到生命的延续并不容易,生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意外和意外事件,生命是非常宝贵的,在"增强生命韧性"的教学中,选取身残志坚2005年成功当选温哥华市市长的苏利文的典型事例,通过引导学生一次次揣摩、推测主人公的命运和际遇,让学生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从思想和灵魂深处悟出人生为什么要磨砺坚强意志,并自觉地在自己今后的人生历程中去磨练去养成这一优秀品质。教师通过运用丰富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生命中有些挫折是正常的,这是人生历史上的一笔财富,是成长的基石。唯有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坎坷,勇于克服困境,这才是坚强的人生。因此,挖掘利用有益的课程教学资源,可以把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促进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珍惜生命。
        2、实施生命教育,提高生存意识
        生命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来之不易。在有限的生命中,所有人都应该尽可能地充实他们的生命。从而更好地体现出生命的功能与价值。因此,教师在渗透生命教育中,更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促进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以及健康的心理。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生命教育的价值,实现理想的育人效果。
        例如:以《敬畏生命》教学为例,老师要设定课程目标,让学生明白生命之伟大,感受生命之不易。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自我价值的表达,赋予生命更多的价值和活力。举例来说,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可导入小草,引导学生学习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它可以冲破土壤,在窄小的石缝中生长,面对恶劣环境,从不屈服。哪怕用一把火把小草烧毁,一旦春风一吹顽强的小草又生根发芽,正是诗人所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寻找实例,让学生学习触动人心的顽强的事例,以及感人名人轶事等。使学生感受生命的重要性和价值,理解社会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不断展现生命的价值。
        3、实施多种教学方法,加强生命教育实效
        生命教育是一种相对抽象而复杂的教育内容,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因此,在实践教育过程中,中学德育教师在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之后,还会出现情境教育、问题探究、小组合作、故事导读、多媒体支持等多种形式。
        例如:以《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为例,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视频,展示了人们在不同岗位辛勤工作的场景。随后,以访谈或是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说一说曾令自己感动的人或事,从而感受生命的精彩与美好,激发学生积极上进,不断完善自我,推动他们成为更加优秀的生命个体。此外,教师不仅注重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而且更加注重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若老师能够引导学生离开校园,到社会中去进行实践活动。如去敬老院送爱心,协助敬老院工作人员打扫卫生,陪老人谈心,给他们表演节目,带去温暖和欢乐,从而引导学生体悟生命的意义不止是活出自我,还应有博爱之心,能够帮助别人也是快乐的,同样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4、抓住适时契机,提高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教师还应不断抓住教育机会,推进学生的实际生命,探讨和解决成长中的若干问题。教师面临的是中学生,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容易面临各种压力,难以解决问题。因此,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问题。
        例如:以《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把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观点。另外,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来解释生命和成长中的问题,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解决。面对学习和生命上的问题该怎么办?从而在沟通交流中解除了学生的心结,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由于中学生思想不成熟,他们在学校会犯许多错误。但即便如此,教师也应耐心启发和引导他们。如果教师真正地尊重、关爱学生,学生回馈给我们的肯定也是同样的关心和尊重,同时能够促进学生顺利成长。初中时期正是学生三观形成,以及个性健全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爱,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真谛,从而帮助学生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自觉地抵制社会上的不良诱惑,这是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叶红珍. 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J]. 名师在线, 2021, (8)
        [2]邵馥. 生命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 名师在线, 2021, (8)
        [3]张俊红. 新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主题教学及其优化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