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代龙梅
[导读]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代龙梅
        安岳县石羊小学 642357
        摘要: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检验学生数学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性题目,学生在应用题解题能力方面显示出的差异性标志着他们数学水平的高低。所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
引言
        在以核心素养为教育主旋律的社会,小学数学老师必须重视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小学虽然是学习的起点和开端,但是对于人们未来的学习却具有较大的基础性作用,数学应用题板块的教学不仅仅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较大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相应的探究能力,对学生理性思维的树立具有深远影响。
一、保持数学应用题教学开放化
        为了能够有效加强学生求解应用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应用题目。例如,在已知题干中,教师故意将某些已知条件擦去,并让学生结合自己对题干内容的理解,将所需的条件补充上,并依照自己的补充完成问题的求解。或者教师在列举几个条件后,学生可以结合知识的应用能力选择条件并制定应用问题,同时完成问题的求解,教师则可以借助学生对问题选择的难易程度获知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如题:“铺一间体育场要用边长为8分米的地砖,铺满所需地砖的数量是1800块;现在将地砖的尺寸改成边长为5分米的来铺体育场,应该需要备足多少块地砖呢?”将此应用问题变换成“铺一间体育场要用边长为8分米的地砖,铺满所需地砖的数量是1800块;现在将地砖的尺寸改成多少才会实现最省工、最合适的铺法呢?(注:地砖的边长不能大于8分米)”。由此可以使学生继续对应用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同时在探索中充分了解不同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相同情况下所需要求解的思路也是不同的,进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二、分层引导学生应用解题能力发展
        应用题教学会由于学生不同数学水平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针对实际教学需求进行分层教学。一个班级当中总有一些优秀的学生,但是也有一些能力欠缺的学生,针对此,教师需要准备不同的问题,一些问题适合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另一些问题适合成绩较差的学生,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区分的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获得最好的学习体验,当然这也是目前比较实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对课堂运用的应用问题进行合理归类,根据学生不同数学水平设计对应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应用题教学转换对应教授方式,使应用题解题教学更加具备针对性。同时还要结合所学章节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对应用题进行分类,使学生具有清晰的应用题解题体系。教育者伴随教授内容和对象的变动合理切换对应的教学方式,通常方法有问题情境法、演示教学法、案例研究法、分组讨论法等。
三、培养学生准确的审题能力
        审题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要不断加强应用题解题中审题方法的指导,这是提高小学生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关键点。学生能否做到准确理解题意,能够较为快速和有效地找到解题的思路,都是由学生审题能力大小所决定的。然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首先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也体现了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阅读能力提升为应用题的审题打下了基础。在应用题审题中,要想取得较为理想的审题效果,学生要掌握阅读题目的方法。一般的方法可以概括为:要挖掘题目字面意思背后更为准确的数学语言,提炼、推敲和真正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
四、增加多媒体教学
        我们都知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句话就说明老师对学生真的是倾尽所有,燃烧自己去照亮每一位学生的路。在以前学生面对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老师在推着学生往前面走,学生对数学教学不感兴趣。学生觉得数学学起来十分的枯燥,他们没有兴趣去学习,这个时候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老师不能再用以前的教学方法去教学生被动的学习,应该了解每一个学生内心的想法,分析每一个学生目前的数学计算能力的水平,对每一个学生都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争取做到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教育方针。举一个例子,在数学课本中有一些公式,在以前老师的教育中,往往只是让学生去背公式,然后老师来讲解同学在背计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再给学生标记一下重难点公式的解释,让学生自己去死记硬背。其实这样的教学根本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老师要采用拓展性教学,在教学生的时候可以使用多媒体,找一些关于公式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到数学公式的奥秘,然后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每一组都要讨论出一个问题,然后学生自己尝试着去解答,如果真的想不出来可以去询问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培养自己的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高年级更是学生形成理性思考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养成严谨认真习惯的关键期。所以,作为本阶段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在充分了解高年级学生学情的前提下,不断研究本职工作,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通过数学应用题的解答教学来验证自己在数学领域的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的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超越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杨发奎.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J].家长,2020(33):141-142.
[2]马才红.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措施[J].天津教育,2020(32):140-141.
[3]成喜荣,张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20(92):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