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蔡萌
[导读] 在当下的语文教育当中,语文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

        蔡萌
        苏州国际外语学校    215000
        摘 要:在当下的语文教育当中,语文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同时也要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为其能够成为全面发展的小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语文越来越受重视的发展趋势之下,小学语文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背负更重的责任,在语文教学当中不断的融入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何在课堂中良好的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是小学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优秀心理品质;培养方式

        一直以来,语文学科都是小学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语文老师也背负着很重要的教育责任。加之语文教学的特点,其非常适合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务必要在正常的教学工作当中合理的渗透心理品质的培养,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为今后的全面发展起到坚实的奠基作用。如何在教学工作当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心理品质,又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是当下小学语文老师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优秀心理品质的意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状态,这样他们才能积极的参与到小学教育的学习中来[1]。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工作当中,一定要积极的引导他们,让他们能够快乐、舒适的学习,避免出现不良的心理行为。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工作当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确保小学生的心理品质处于一种积极状态之下。而具体的积极状态包括热衷于学习、好奇与知识、不断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等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一定会有一部分的小学生出现一些负面的心理状态,而这些状态都会因为小学生没有达到成熟的年龄而暴露出来。对于小学语文老师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他们可以很快的发觉,并且思考如何引导他们走出这样负面的心理状态。这也意味着,心理品质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融入这样的教学也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课堂学生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
(一)、积极搭设情境,营造民主学习氛围
        在小学教育过程当中,老师必须足够的信任学生、理解学生,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下充分的尊重老师,热爱老师,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出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和互相关爱[2]。语文老师在课堂当中一定要积极地创设情境,为学生带来民主的学习氛围。这一过程当中就需要语文老师积极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使得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在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也要允许每一个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引导他们采取正确的交流方式。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当中的必要场景之下,学会积极表达。例如,当语文老师在为学生们讲解《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时,就可以让学生们分别表达他们对于田忌做法的感受。

老师可以根据课文进行总结提炼出中心思想,并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说出他们的想法。在这样的引导之下,学生们开始相互交流和阐述,在课文搭设的情境之下,百花齐放的交换观点。这一过程中语文老师必须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能够学会如何去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学会交流的方式,同时也能够建立起正确的心理素质。
(二)、渗透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心理品质
        在教学过程当中,随着知识的积累,小学生们的心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小学语文老师也一定要重视这种变化,并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渗透。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语文老师必须渗透心理教育,以此来培养他们的优秀心理品质[3]。比如,语文老师在为学生们讲解《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引申出一个话题,即到景点旅游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通过这样的引申渗透了心理教育的内容,老师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们当下的心理想法,并且及时的加以指导,避免出现严重的问题。老师可以听从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并对其进行评判,引导学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巧设教学环节,引领学生正向发展
        在小学教学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开始成为千家万户重要的工具。很多小学也开始利用起智能手机,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日常工作当中一定要与家长进行沟通,避免学生迷恋网络,出现相应的心理伤害。面对这样的问题,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上课时的状态等。除了对于网络迷恋的问题之外,小学阶段学生们也会接触到更多的事物,都需要语文老师进行观察和引导,避免学生接触到不良的信息而出现心理问题。在教学当中,语文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教学环节,比如课外阅读、读书笔记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课外的时间能够去做更多的事情,提升自己,将其引导至正确的发展路径上,对他们自身的发展心理的培养具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四)、合理完成评价,激励学生快乐成长
        在正常的小学教学工作当中,语文老师每学期都会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包括学期内的测试成绩和期末的整体评价等等。语文老师在教学工作当中,一定要积极的观察学生每个学期的变化,并合理的完成评价工作,让学生们能够得到一个合理的答复,并以此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更好的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除此之外,语文老师在教学工作当中也要多多鼓励学生,勉励他们快乐的学习,积极的成长,促进心理素质的提升[4]。
结束语: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说,在教学当中渗透心理品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小学生的成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工作当中,一定要积极的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让小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精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28):29-30.
[2]燕丽霞.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J].学苑教育,2021(09):11-12.
[3]柳芸芸.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75-76.
[4]南根喜.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3):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