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琼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竹基镇中心学校斗坞完小 655704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写作让不少学生倍感困难。因为小学阶段的作文基本围绕日常生活命题,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让他们多去体验和感悟生活。所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从加强学生生活体验入手,提升他们的写作兴趣,让“生活”成为小学生语文写作的灵感和源泉。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
在语文试卷中,作文占据较大的分值比重,教师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可以为他们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因为小学生生活阅历有限,语言组织能力相对较差,在写作时会遇到诸多困难。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一些生活化写作教学策略,以供教师参考,帮助小学生突破写作瓶颈,学会将生活元素化作作文中的写作素材,从而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想让“生活”成为写作的灵感和源泉,学生必须学会观察生活并从中汲取作文素材。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中的日常事物,用心去感悟和理解生活,发现生活之美,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然后用文字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优美的文章。生活就像一座蕴含丰富矿藏的宝库,我们身边的一切,一座山,一条河,一个小木屋,一场音乐会,一场足球比赛,一个个鲜活的人,一件件毫不起眼的小事,甚至小草发芽、叶子泛青、花儿绽放……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成为他们写作素材的源泉。因为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有限,教师需要指导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综合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多学多问,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以求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本质。
例如,小学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课《猜猜他是谁》,在进行这一堂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后写作。让学生先对写作对象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观察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组织语言对自己的观察对象进行简短的描述,其他同学去猜他描述的是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在完成以上工作后,教师再安排学生进行完整的写作。如此一来,一篇写作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文章就完成了。
2.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让学生走进生活,就是要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自我实践获取写作素材。小学生写作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脱离生活、言之无物,他们写出的内容很多是生搬硬造、凭空虚构。归根结底,这是因为小学生生活阅历不够。为此,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必须根植于生活,不仅作文命题要贴近生活和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更要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教导学生养成先实践、后写作的意识,鼓励他们多去尝试新鲜事物,多去经历“第一次”。经历的多了,小学生也愿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出来,写作欲望油然而生。此外,由于安全问题、父母精力等种种因素,有些事物小学生并不能亲身经历。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3D模拟等形式,让学生足不出户感受事物的发展规律,弥补他们生活阅历的缺失。
例如,小学语文作文经常会有游记类文章,在进行这类作文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附近的一些景点进行参观,然后再让他们把自己游览的经历写成文章。而对于一些名山大川,有条件的可以让父母在假期期间带孩子前去旅游。如果时间和精力不允许的话,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给学生展示,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大好河山。这些“生活经历”都可以成为小学生写作的灵感和源泉。
3.引导学生记录生活
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来源,记录生活就是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人或事以日记或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文字里包含的不仅是生活中一个个精彩或平凡的瞬间,更是学生本人的情感寄托,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而这些都会成为写作的灵感和来源。不仅如此,写日记和随笔也是写作技巧的积累,勤动笔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文字驾驭功力。不过,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引导他们养成写日记和随笔习惯时,教师需要注意几个原则:
第一,自愿原则。不对篇数和字数做强行要求,让他们自由选择当天是否需要写日记。第二,不拘泥形式。日记不一定非是记叙文,散文、诗歌甚至小说都可以。第三,不限制内容。既可以记录当下,也可以回忆过去和展望未来。第四,记录真情实感。
此外,在尊重对方隐私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适时对学生的日记进行点评,给他们提供恰当的建议,帮助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可以定期开展日记赏析课,对优秀的日记作品进行公开展示,并予以褒奖,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
4.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写作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有些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了相当多的写作素材,但却不能很好地融入到自己的文章当中。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思考,缺乏通过大胆想象对素材进行合理解读和整合的能力。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对积累的生活素材展开有效的联想和想象。首先,要将这些素材进行一定的分类,是人物素材还是事件素材,适用于记叙文还是适用于议论文,是正面素材还是反面素材……诸如此类。然后,通过联系古今、结合中外将这些素材进行一定的扩展和补充,以打破积累的材料和作文话题之间的阻碍。想象并不是空想,而是根据已学知识和现有生活经验,构造出具有一定逻辑思维、合乎情理的超越现实生活的虚拟场景。教师可以找一些优秀范文让学生学习体会,从一些日常事物的拟化想象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还要富有新意,这样才能创造新的形象,传达新的思想。
例如,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时,安排学生对月亮这一中国文学中最常见的意象进行大胆想象。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和月亮相关的文章、诗词等,让学生了解古往今来的作家是如何形容月亮的,并讲述和月亮相关的神话故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月亮展开大胆想象,月亮之上有什么?你们眼中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看看谁的描述更有新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锻炼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写作素材更加鲜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是小学生语文写作的灵感和源泉。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生活、融入生活、感悟生活、记录生活,并放飞想象的翅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写成鲜活而有生命力的文章。
参考文献:
[1]罗丽芬.探究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的模式[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4):173-174.
[2]郭丽鹏.用生活唤醒写作——生活化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21(0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