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提高小学科学培训效果的研训方式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陈晓红
[导读] 我区地处山区,农村学校居多,科学专职教师较少

        陈晓红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教师进修学校  364000   
        我区地处山区,农村学校居多,科学专职教师较少,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近几年逐渐新聘青年教师,但大部分学校专职科学教师只有1至2人,本校教研力量单薄,如何真正提高青年和兼职科学教师科学教学能力薄弱问题?经过不断尝试,我区总结出以下的提高小学科学培训效率的研训方式。
        一、“做中学式”研训  提高培训实效。
        专业是教学的生命线,为提升全区教师专业素养,我区利用大学刚毕业的新教师,因她们专业知识扎实专门解答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请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运用“做中学式”方式,模仿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还原课堂本真,一边分组现场实验操作,一边指导教学技巧,参训教师有问题当场解答,培训效果很好。例如,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促进我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我区举办“做中学式”培训,全区46位专兼职科学教师在上一年参加“三至六年级教材中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操作(教科版)”培训的基础上,集中在实验小学科学实验室培训。培训前,先收集教师们平时教学中遇到的知识性和实验技能性的问题,请相应培训教师,梳理提交的问题,研训材料汇编成册。培训中,参训教师四人一小组,边听研训老师讲解,边现场操作,当场过关;培训后,人人写研训心得,培训学校发布活动简讯。等等,这样的培训活动内容丰富,方式多种:讨论各年级实验操作重难点,专业素质提升专题讲座,分组现场实验操作,青年教师“片段教学”,教学名师现场点评,以练促培,共同提高。这种 “做中学式”的专题研训,得到全体参训老师称赞,能真正提高青年和兼职科学教师科学教学能力。
        二、研培教练结合 做到高效实用。
        为了尽快提升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区开展培训时,研培教练结合,做到高效实用。例如,在教育科研重点项目“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的研究”的培训暨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时,我们做到:
        ①培训目标明确。我区在创建教育强区过程中,每所小学都按两人一小组添置了足够实验仪器,但我区科学专职教师严重缺乏,教学仪器无法正常使用或不懂操作等情况开展的,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仪器使用的培训活动。
        ②受训人员众多。培训吸引了全区各校的103位专兼职教师,参会人数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可见各校都开始重视小学科学,渴望了解本学科教学精髓。
        ③参训方式多样。先由科学名师陈老师执教《比较水的多少》,课堂教学中,陈老师引导各小组学生观察仪器“量筒”的使用,再通过微课指导规范实验操作,然后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不时强调“人人参与、及时记录、爱护仪器”等操作注意事项。在这样的示范课中,参训者明白规范操作,尊重实验数据的重要性。接着,分别由四位区骨干教师主讲各年级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边讲边演示。然后,参训教师分组现场操作,指导教师边提醒规范操作边解答操作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最后,分小组相互交流,写出各自对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这样的培训方式实效性强,得到了与会教师一致好评。
        ④团队合作意识强。这样的培训活动,虽然只有五位教师上课或讲座,但是背后都是我区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团结协作,共同研讨的结果。为了汇编实用性强的培训材料,大家都相互交流、不断完善;为了让公开课突出本次培训目标、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更是发挥团队力量,集体备课、磨课,不断地改进;活动中,拍照、录像、实验仪器的收发……教师们都主动帮忙。团队意识在此充分体现。
        三、突出“三新”特点,更新教学观念。
        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重新修定,明确指出科学课程一年级从开始。

为了让我区科学教师全面领会新课标、新教材、新年级这样 “三新”的科学教学特点,我们举办了“2017小学科学新教材全员培训活动”,会期两天。
        第一天上午,区进修学校教研员陈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向全体教师分享了:1.2017版新课标修订的背景,2.修改的重点,3.课标修订的解读,4.科学教育新趋势对科学教师的挑战。参训者初步了解到新课标的基本内容。
        第一天下午,恰逢市级培训,我区全体参训教师参加市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新教材培训。由教科版科学教材核心编者唐莲君教授详细解读2017版新课标: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由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的18个主要概念构成了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融入课程目标中;解读了一年级上册的科学教材的整体结构。经过她的解读,参训教师第一次认识到“学段目标”,进一步认识课标发展历程和新教材的编写思路。
        第二天上午,沈阳市铁西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祈彧校长给大家作了教科版一年级科学新教材参训教师互动式培训:她先让大家看一年级新教材,重点解释教材围绕“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四个环节展开,提醒大家引导学生关注观察和描述,特别指出教学时要有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观察、描述、研讨,用证据说话;接着她以《观察叶》、《起点和终点》为例,让20位教师上台,模拟现场教学,引导台上互动教师的思维碰撞,让参训老师科学思想得到了升华,科学理念得到了提升;然后跟大家分享她平时的上课经验,不时说明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素材,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尤其重要,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资源服务科学探究,等等。
        第二天日下午,全体参训教师先观摩了两节新教材的片段教学:《观察一棵植物》和《观察叶》,再次感受新课标下新教材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形象生动的的科学绘画,符合低年级的年龄特点,给参训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样的培训,内容丰富,充溢着对新课标、新教材教学的深刻阐释,让参训老师大开眼界。一年级又迎来了科学教学,对大部分科学教师是全新的尝试,但这次培训如沐春风,吹走了老师们的不知所措,送来了对一年级新教材教学的认识与体会。
        四、以研代培,提升科学教学能力。
        为了掌握新课程标准对二年级科学下册新教材的要求,引导一线科学教师深入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探索低年级课堂教学特点和方法我市开展了小学科学低年段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各县市都精心准备了5节“同课异构”研讨课,以研代培,引领与会教师专业成长,提升科学教学能力。精彩的教学场景层出不穷。
        同样是《给动物分类》,松涛分校陈老师通过猜谜语、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动物的特征,并引导学生对动物进行分类。课堂趣味性十足,瞧这些动物小朋友多可爱啊!来自连城城关中小的罗老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动物进行分类,低年级的学生很喜欢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三位老师执教《测试反应快慢》,她们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精彩。排头逸夫小学的傅老师将“摘桃子”故事的情境带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怎样还能摘到桃子、怎样才能抓到更多桃子,层层递进,寓教于乐。胡文虎小学的谢老师指导细致,通过故意示错的方式让学生清楚操作的规范性。民主中心学校的刘老师教学的设计体现学习进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这些课,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趣味性强,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思。瞧,小孩子们玩得多开心呀!
        通过培训,老师们认识到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完整表达的能力;知道对低年级学生多考虑幼儿思维的特点,语言语言应直白,简单,语速较缓慢;深切感受到低年段科学的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学情,抓好科学课堂常规教育,要合理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等资源,郠应加强家校配合,引导家长参与种养殖等科学实验,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
        科学的教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在一点一滴慢慢地积累中。我区将继续探索提高培训教师的方式,帮助广大科学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简介】陈晓红,1968年7月,女,汉族,福建省龙岩市,本科学历,从事教研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