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郭丽丽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初中作为重要的学习阶段,

        郭丽丽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红光中学           1515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初中作为重要的学习阶段,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基础学科,阅读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文学素养,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力。但是在当前的教育情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待改进。因此,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习氛围;教学形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了知识储备。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将会促进文学素养的形成。而阅读教学作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往往会决定语文教学的质量。为了加强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学校应当正确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与意义。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办法。积极的寻找提升阅读教育的路径,进而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整体质量。
一、营造良好的语文阅读学习氛围
        在展开教学工作时,课堂氛围会影响到教学效率。营造灵活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更好的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加强阅读教学效果。由于初中生普遍具有较为活泼的性格,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他们来说过于呆板,难以激发学习兴趣[1]。所以,教师要注重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阅读兴趣进行深入了解,根据他们的喜好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烘托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注重与学生的友好互动。因为单一的讲述式教学会降低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设置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教师在学生阅读时积极引导,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学生们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中《台阶》课文的时候,提前设置问题。问题可以设置为文章中那些语句描绘出了父亲与台阶的事情,透露出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能够带着这些问题展开课文的阅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在完成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问的方式可以是单个同学回答,也可以是讨论小组代表回答。这样的提问环节,提升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有利于推进语文阅读教学。
二、引导学生融入语文阅读环境
        学生作为教学工作当中的主体,需要使他们能够快速融入到语文阅读学习的情境当中[2]。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投入到教学情境当中,教师需要在教学之前认真分析阅读内容,划分各个段落的教育意义,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当中快速融入阅读环境。融入阅读环境之后,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与理解,梳理分析学习内容,有利于强化他们的语文素质。教师在展开教学工作时,可以适时的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针对人教版初中语文《纪念白求恩》展开阅读教学时,可以在网络平台搜集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在学生能够在观看资料的时候,将图片与文字进行结合,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三、展开课前预习活动,加强阅读感受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设置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笼统的了解,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学习和理解。随着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完成对文章的深层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没有对课前预习给予充足的重视,学生没有在课堂教学前展开文章的阅读,导致他们在课堂中显得迷茫。这样不仅影响教学效果,也不利于推进教学计划。所以,教师应当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对文章进行详细的阅读,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教育思想有一定的了解,便于教师之后展开深入的教学讲解。例如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展开课前阅读预习,并且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问题可以设置为文章中表述了几个季节?主要发生了几件事?学生通过课前阅读,激发思维想象能力,掌握文章的精髓。之后教师在讲解深层次内容时也更好理解,有利于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3]。
四、丰富教学形式,提升阅读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不能让学生长时间维持学习兴趣。教师需要丰富教学方式,令学生们保持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进而保障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完成情境创设。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内容时,可以在学生阅读的时候,播放具有感染力的音乐,让阅读与音乐相结合,让阅读过程富有感染力。这样的阅读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唤醒学习兴趣,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五、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提升阅读智慧
        学生之间会由于性格、学习能力、生长环境等出现差异,所以学生了阅读过程中,对文字的理解力也会出现不同。为了降低学生群体出现的学习效果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展开思考,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师可以引导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那些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教导文章理解分析的方式。例如教师在讲解《回忆我的母亲》文章时,让阅读能力强的学习自主阅读,引导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分析和梳理课文内容,探究文章中的教育思想。循序渐进,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4]。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学生们的阅读水平。
结束语
        在推进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有正确的掌握。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制定改进方案。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利用课前预习活动、丰富教学形式、个性化阅读教学来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理解能力,建立科学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俊阳.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J].考试周刊,2021(20):25-26.
[2]黎旭.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课外语文,2020(36):101-102.
[3]付保林.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方法初探[J].当代教研论丛,2020(11):42.
[4]范秋燕.关于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9):68.





https://www.doc88.com/p-7844598351050.html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e27ba01d21ad780f2bcd529ed72e1070318947a18e7f9386.html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