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敏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实验学校 45675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旧的信息技术课教育需要进行改革和更新,注入新的课程理念和授课方式。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完全符合新课标改革背景下教育改革。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多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进行示范,学生们再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技术操作。但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学生参与度较低、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赏识教育作为一种鼓励式的教学方法,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课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本文详细叙述了赏识教育的现状、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以及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赏识教育的应用,以期本文由所发现。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赏识教育
引言:在初中学段,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副业课程经常不被学生重视。同时,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比较传统,无法进行创新,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随着互联网和新型媒体的发展,初中生接触网络较多,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时,信息技术课就要进行自我革新。信息课程与赏识教育的融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自信心。通过赏识教育,营造一种积极、主动、快乐的信息技术课堂氛围。
一、赏识教育的教育现状 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通过激励和认可的语言或者行为,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对课堂的主动参与,以激发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课堂和教学模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启发和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想要更好的运用赏识教育,就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教师在备课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学生对于课堂的接受程度。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学习接受程度,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平等、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踊跃地与教师互动。最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赏识教育时,对学生的表扬和认可应当发自内心,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自己被认可、被尊重。不仅是对优等生使用赞赏教育的方法,对于成绩较落后的同学也应当给予认可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因此,教师使用赏识教育时,应当保持平等、包容的教育态度。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初中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缺乏重视,一般投入的资金也较少,学校信息技术课堂上使用的媒体和电脑设备都是落后和淘汰的产品。但是信息技术的更迭发展快速,对资金投入的要求也较高。不仅是需要购置新的机器和电脑设备,还有平时对电子设备的维修也是一笔高额的支出,但是一般学校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设备的更新和维修。同时,信息技术课堂上还经常能看到两三个同学共同使用一个设备。这种设备短缺的情况,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课堂体验,影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而且初中学生自律性低,还容易出现影响课堂纪律的问题。
教师是课堂中的引导者,信息技术教师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课堂体验和教学质量。在许多的学校里,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水平有限,同时有无法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能力。即使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能力,能够学习更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但对于中学教学来说,信息技术也是缺乏用武之地的。甚至,在部分学校里,其他专业的教师替代信息技术教师,出现一师多用的情况。其他教师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教学能力,这是不利于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也是参差不齐的。有些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家中配备了电脑、手机等信息技术设备。有些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没有接触过电脑等信息技术设备,这些学生在信息技课堂上就会比较吃力。教师在备课时还应根据学生的状况,制度适应所有学生的教学计划。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赏识教育的应用
(一)、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师进行信息教育之前,在备课的环节中要充分的了解班里同学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对信息技术的喜爱程度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基本状况后,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进度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奖赏和表扬。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好,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进阶的实践操作,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表扬。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掌握了课堂的基础内容,教师也应当给予鼓励和认可。
例如:在教学河南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第一单元为信息技术的基础。在进行基础课程的教育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状况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于有基础的同学,可以熟练的掌握开机、关机和基础的搜索浏览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自主浏览和创作的课程内容。并根据学生的课堂情况,表扬学生的操作技术。对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基础的技能,开机、关机、简单的页面浏览等,学生掌握基础技能之后教师给予学生表扬和肯定。
(二)、给予学生自主的课堂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赏识教育的重点就在于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要让学士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认可自己、激发自己从而实现主动的参与课堂。信息技术课程虽然是通过教师讲授传播知识的,但是学生想要学好信息技术还是要自己动手实践。教师要充分的给予学生自主的动手实践机会,并且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例如:在教学河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的电子刊报的设计。这一课程是需要学生自主进行页面的设计、页面内容的布局和文字设计等。这一课不仅考察了学生对于电子媒体的设计操作,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审美设计。教师在教学用word进行电子刊报的页面设计之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创作。教师在学生创作时,要进行观察及时记录学生的状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的创作设计鼓励和肯定。
(三)、教师要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教师要不断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学生的创造力。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学生与互联网、电子信息接触的第一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波的创新型人才,而且经济和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以互联网创新为主导。所以教师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是具有无限可能的,在于教师能否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赏识教育通过不断地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造和表现潜能。
例如:教学河南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时网上搜索。这一课的技术操作较为简单,教师对页面的搜索、浏览和下载进行教学。主要是考察学生自主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的潜力。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行使用电脑进行浏览和学习。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浏览内容,通过不同的浏览内容发现学生的兴趣。教师鼓励学生的操作和学生的兴趣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搜索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培养学生正确把电子设备当作学习工具的态度。
结语: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它具有正向的、积极的、引导学生向上的特点。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日常中,教师都可以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教师应当多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日常生活表现情况,根据不同的学生调整赏识教育的使用方法。有的学生比较敏感、内向,教师应当多在班集体中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让学生感觉到到自己被认可、被班集体需要。对于部分性格张扬的学生,教师应当私下的沟通和鼓励。鼓励其诚实、自信的态度,同时也要委婉的表达让学生内敛。总而言之,初中生想要学好信息技术,兴趣和主动性是最大的推动力。而赏识教育就是激发学生主动性的一种教育办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升教师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1]关于中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应用 屈耀辉 刘峰源 2020(04)
[2]初中英语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分析 黄晴 2017(08)
[3]数学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研究 王瑞红 201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