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左诗荣
[导读]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很强的理论性

        左诗荣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学院附属中学  556000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很强的理论性,但因为很多的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很好的将知识点融入到案例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德育教学目标。本文重点从教学案例确定、利用案例设计教学环节、运用案例落实总结拓展三个方面来分析论述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要点与策略。
        关键词:案例教学;道德与法治;德育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是初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属于中考考试内容,实际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十分凸显,要求教师给予充分的重视。就《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的特点来说,一方面有很强的理论性,另一方面则是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促进学生德育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以往教学所使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没有给予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充分的重视,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佳[1]。就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优势来说,其可以将诸多的知识点融入到案例中去,不仅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想象空间,使用案例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很强的可行性与科学性,非常值得应用推广,掌握其应用要点与策略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要点与策略,现作如下的论述。
1.结合教材要求来确定案例
        案例的选择质量可以直接影响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为充分发挥出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优势,教师需要结合教材要求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案例。总的来说,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重点遵循两点原则。一是要始终确保所选择的教学案例与教材要求相一致,可以充分为教学服务,原因在于案例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工具,最终的教学工作还是要回归到教材中去[2]。二是所选择的案例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案例必须是真实和客观存在的。为此,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择,也可以从互联网中查找相关的案例,确保案例中蕴含着教材所要宣讲的内容。
        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这一节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明确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乌龟和大雁的故事》。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水池里面住着一只脾气很不好的乌龟,但它与经常来水池里喝水的两只大雁成为了好朋友。有一年天太过于干旱,池子里没有水了,乌龟只好搬家。它想和大雁一起去南方,但因为不会飞只能去求助大雁,两只大雁乐于效劳。临行前大雁告诉乌龟咬着一根树枝,两只大雁分别咬着两端,并叮嘱途中不要讲话。但在飞行过程中地面上有熊孩子看到便说“那只乌龟好滑稽呀!”乌龟听到后不乐意了,刚一张开口想骂,却掉落下去摔死了。再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讲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即某一位同学学习很好,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这次考试因为太过于紧张而导致未能取得最理想的成绩。在向学生讲解完这两则案例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对《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这一节知识点开展思考和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2.利用案例设计教学环节
        就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要点来说,需要将其完完整整的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始终,尤其是在正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发挥出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引导学生去通过案例来学习和思考。总的来说,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应用要重点把控两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二是要使用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
        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崇尚法治精神》这一节课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自由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这样的一则案例。即八年级的张某经常上学迟到,且不按时完成作业,当老师督促他时,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都是我的自由。”另外,张某还经常有小偷小摸、欺负同学的情况,当老师教育他时,他却说“这是我在校外的事情,是我的自由,你不能管我。”在向学生讲解完案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和在小组内探讨,说一说自由与法律之间的关系。相信学生可以一眼就断定张某的这一做法是错误的,对自由有着错误的认识,混淆了法治与自由之间的关系,没能充分认清法治与自由之间有着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这样一则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再比如讲解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崇尚法治精神》这一节中的“维护公平正义”知识点时,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列举出一则案例。即“湖南省衡阳市人民法院对一起公务员考试集体作弊案做出了判决,以组织考试作弊罪,判处莫某辉等15人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至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不等,并处罚金一万元至五千元不等。”案例讲解完可以提出问题,即“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打击老师作弊行为。”学生可以结合教材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即“这样做是为了更好的维护社会公平,但往往现实生活中不会自然而然的形成公平制度,人民的公平愿望需要借助法律来维护,而我们在生活中要始终树立追求公平和捍卫公平的意识。”
3.运用案例落实总结拓展
        教材内容是有限的,有时候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清晰,无法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案例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以此确保学生可以接受到更多的知识点[3]。在应用案例来帮助学生总结拓展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将班级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自行浏览与教材知识点接近的案例,并在小组内分析探究。相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大家一言我一语的,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4.结语
        案例教学法在教育教学中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将案例教学法应用推广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去。在实际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时,教师要严格遵循案例选择原则,重点做好教学案例的选择工作,将所选的案例应用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确保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案例来掌握教材知识点,提升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与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孔令烨.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13(11):281.
[2]刘太俊.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的一般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8):57.
[3]张峰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研究[J].国际教育论坛,2020,2(9):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