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
淮北市烈山区前岭小学 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以史为鉴,如果达尔文没有想象力,那么就不会产生进化论;如果莱特兄弟没有想象力,那么就不会发明飞机;如果贝多芬没有想象力,那么就不会弹奏出那么多优美的旋律。然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墨守成规的教育方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并且与西方世界相比,中国的孩子们从小就受思维定式的约束。因此,在未来,中国的教育应从小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在众多学科中,语文则是最基础、最易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一门学科。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力;课堂教学
引言
与中学生不同,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对事物产生一系列联想。中学生由于受到一些环境的限制,其想象力程度有所下降,而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的特点,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也很容易进行思维发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这一特点对小学生进行教学,要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学习知识时可以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度更高,也学得更好。同时,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在进行阅读和写作时也更容易下手,而阅读和写作也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重要内容。相关人员必须根据现阶段小学生的特点,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来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
想象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是不可替代的,而且涵盖了小学教育中的多个方面,例如,德育、美育、智育等,可以帮助健全学生的人格,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知识面的广度,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发展的更好。接下来主要讨论的是想象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制约下,部分小学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往往会借助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学习基础知识与题目训练丰富学生的知识。但往往因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暴露的缺陷,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充足的锻炼。通过发挥学生想象力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课程的核心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能力。学生可以主动学习,凭借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学习过程是单纯地由学生自己掌握,对学生要有足够的尊重以及鼓励,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探究难题、发挥才能。想象式教学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生活中寻求答案,一种新型的体验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体验到知识获取的过程中的乐趣。
2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现状
(一)语文教学中对想象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较低尽管教育部门对教学改革提出了要求,但是现在还有很多学校没有在想象力方面进行加强。由于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思想陈旧的学校和老师认为学习仅仅是为了考试,只要考试时能够得到高分,其他的并不重要。这样的应试教育使得学校在学生想象力方面并不重视,他们现在使用的教学方式还仅仅是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教授,不会拓展,更不会花费时间来进行想象力的培养。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会缺乏想象力,在面对稍微发散的问题时,这些孩子便会显得手足无措,因为他们不会进行创新和思考,最后导致这些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被社会淘汰。(二)教学方式存在缺陷目前,许多偏远地区的学校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虽然想尽力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让孩子们在学习方面更进一步,但是由于受到环境、思想、设备等的限制,他们无法进行合理有效的创新或者教学方式不科学,也导致小学生无法对想象力进行提升。这些教师中,很多都采用传统的思维去进行教学的改革,学生们在这样的方式下,学习能力也根本没有提高,甚至想象力受到了限制。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形式
3.1头脑风暴式想象
头脑风暴想象的方法是从外国引进的一种新式素质教育学习方式,主要开展形式是讨论教学,确定讨论主题,将学生组织起来共同表达自身的看法,集思广益,构建一个民主自由的环境,每一个参与人员都可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无论对错。规则就是当有人在发表观点时,其他人必须安静下来,仔细进行倾听,而且对于他人的观点不能进行对错的评价;当无人进行发言时,你可以连续不断地提出你的观点,观点无对错,可以保证每个人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其中。
3.2拓展知识,丰富学生想象力
学生的知识储备直接关系到想象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语文知识,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各种先进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好地体现出教学的创新性,注重对学生言传身教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探讨运用视频、音乐等多媒体辅助设施。通过课堂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语言知识。
3.3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学生想象力
语文教材的更新,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其中融入了非常丰富的图片内容。小学阶段学生比较喜欢形象生动、色彩丰富的学习内容。例如,许多学生都喜欢绘本、漫画等。语文教师教学中可以利用相同的元素,激发学生想象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课本当中有许多古诗词,虽然这些古诗词经过一定的发展变得比较简单明了。但古诗词的语言形式与当前日常生活当中使用的白话文还有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一些文言文句子,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可以合理地利用教材当中的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语文知识,并且能激发学生想象力。
3.4积极融入实践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切实地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进行培养,就必须尝试将实践教学融入阅读教学中来。例如,笔者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就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情景剧,让他们自己写剧本并表演,在课堂教学中评出前三名。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有效地起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一举两得。
3.5利用课堂作业,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对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提高,还可以通过课外作业来加强。小学语文的课堂作业通常是对本篇课文的拓展和延伸,能够让学生们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也能让学生们通过作业产生进一步的联想和想象,让他们的阅读能力提升,也让他们在遇到同类型文章时,能轻松地理解文章意义。比如,在学习完《题西林壁》以后,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根据这首诗的内容画一幅画,并简单阐述自己画的内容。通过这个作业,让学生们对诗中描绘的景象进一步了解。
结束语
长久以来,文本解读与讲授占据着课堂绝大多数的时间。教师们殚精竭虑,力求将每一个知识点都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但这也暴露出一个短板,即学生的脑袋被碎片化的知识点塞满了,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无法让学生体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因此,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应将关注点多集中在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上,鼓励他们发展开拓式思维,这样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庆珍.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J].科学中国人,2015(05):210.
[2]徐勤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策略[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01):104-107.
[3]张丽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学周刊,2012(08):89.
[4]单伟静.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学周刊,2011(32):69.
[5]魏建坡.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4):120+122.
[6]卢妍.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9):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