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梦琳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对甫小学 广东省 中山市 528400
摘要:"读什么、怎么读"是整本书阅读中的核心问题。根据语文学习中的支架设计理论,在针对整本书进行阅读中分别设计"阅读支架",以利于提高学生针对整本书进行阅读的综合能力。如何充分利用学生阅读时的支架式来提高对学生整本书进行阅读时的能力呢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阅读支架;应用研究
一、意义
(一)现实意义
近年来,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众多,部分一线语文教师也进行了实践,但是仍然存在教师不知如何"入手",学生不知从何"下口"的问题。研究者普遍认为,以数字阅读作为支架方式促进阅读整本书籍在阅读教学的实际应用有待研究,正是为寻找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新出路提供新思路,具有一定创新性。本文的课题研究主要建立在充分的教学现状问题调查上,建立在不断地深入实践调查过程中,边深入实践边调查发现存在问题边进行修正,力争为广大一线小学教师在未来整本书综合阅读教学上工作提供一定新的启发,为广大学生未来整本书综合阅读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二)理论意义
以阅读支架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应用研究,有助于丰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为服务在整本书阅读中使用阅读支架这一教学模式的构想,研究者设计了具有操作性、实用性、简明易懂的整本书阅读支架,以促进整本书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研究目的
(一)构建"支架",帮助学生选择适宜阅读内容
规定整本书阅读的阅读对象包括文学名著和学术著作,具体的阅读内容"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在指定的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要求师生能够明确这一阶段最需要读哪些书。而"导读支架"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合宜的阅读内容,掌握选择书籍的方法。
(二)创设"支架",打通课内课外二维阅读空间
规定"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学段,但只在必修学段规定了课时和学分——18课时、1学分。用18课时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著作的阅读,完全依靠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样的课时安排意味着"整本书阅读与研讨"需要打通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创设"阅读支架",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的阅读活动有抓手可握,而课堂的时间主要用来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实现课内外二维阅读空间的有效连接。
三、问题
支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起到"支架"的作用。只有能够建立在对全体学生所面临遇到的困难问题进行可以预期的分析基础上重新设计的教学支架才能够具有科学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使用教师问题管理支架时还应当多角度关注管理细节与教学可操作性,使教学问题支架具有整体结构性。问题性的支架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理解深刻,启迪思维。
学生掌握完成一次整本书课外阅读所确定需要的课外阅读教学水平和其与学生掌握现有的课外阅读教学水平的巨大落差,学生掌握现有的课外阅读教学水平,包括课外阅读教学动机和读书目的、现有的课外阅读教学经验以及现有阅读教学方法;这一次完成整本书课外阅读所确定需要的阅读经验就应包括明确具体的一次整本书课外阅读教学动机和读书目的,进行一次整本书课外阅读时需要围绕现有阅读动机目的所确定需要的现有阅读教学方法以及进行阅读的现有语文教学经验和课外生活实践经验。这两者之间涉及了较多的成分和复杂的内容。如果缺少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学生往往难以完成任务。
四、创新之处
推进的困难很大。"支架教学"理论自提出以来,多被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在语文教学中,"支架教学"也仅在单篇阅读教学中开展。本文创新地的将"支架教学"理论运用到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提出以阅读支架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论观点,尝试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提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另外,研究者还采用一种行动式的研究法,将深入教学学生行为与深入研究学生行为相有机结合,边教学行动边深入研究边学习反思边进行修改,在这种行动式的研究中不断地进行探索、改进和探索解决小学教育实际中的问题。
五、改进措施
1改善阅读闲散现状,形成计划性阅读
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功夫大多在课外,由于阅读是一种具有自发性、自主性的活动,在没有教师监督的课外,学生们的阅读容易出现时间上的随意性,书目上的从众性和阅读的无目的性。
阅读教育目的之一是为了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境界和精神审美修养境界,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富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同的语文阅读学习目的往往决定着不同的语文阅读学习行为和不同的语文阅读学习效果。研究者认为通过再次对生读者进行一次访谈,了解到大学生在再次阅读完完整本书时,没有明确的表达阅读本书目的,大多是为了消遣和娱乐,有些同学尽管在阅读初期有阅读目的,但是由于整本书篇幅较长,学生在阵线较长的阅读过程中没有进行阅读目标的管理,导致阅读中、后期忘记或更换阅读目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短篇文学作品良莠不齐,并非都是经典,况且就算是文学经典,也并非都适合生阅读。在进行阅读书籍选择时,学生们坦言他们选择书目更多的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时比较随意。以上的种种现象,都说明目前的整本书阅读存在着闲散的现状。
阅读支架能够帮助生选择适合的阅读书目,帮助生管理自己的整本书阅读时间和阅读目的,使整本书阅读更有计划性,提高阅读效率。
2改善课型单一现状,形成多元化阅读
兴趣学习是激励学生读完整本书持续阅读的原始学习动力,无论你还是站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阅读都需要引发学生的兴趣。课程个性化的阅读整本书籍和阅读,无论其中所占有的时间课时的多少,课上的预习时间等都是直接影响一个学生对于整本书籍的阅读学习兴趣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就目前而言,整本书适合阅读的课型较为单一:有些教师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只注重对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有些教师更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仅就其中的语言文字进行赏析。另外,老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也让学生们提不起阅读的兴趣。
3改善牵引阅读现状,形成自主性阅读
当前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有较多的干预行为。出现过度干预行为,由于教师还习惯于对单篇文章的教学方式,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一味追求对某章某节甚至某个句子或者某个人物的解读,以教师解读代替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出现了"牵牛鼻子"式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
结束语
对于已经初步具有思辨能力的学生而言,尽管共读同一本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方向,有不同的想要深入研究探讨的内容。因此单一的课型无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反而让学生觉得单调枯燥。丰富多样的阅读支架还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它可以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不一样的帮助,更加具有针对性,形成多元化阅读。
参考文献:
[1]谭文琴;梁其楠;;常规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的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40期
[2]夏媛媛;;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J];中外企业家;2019年31期
[3]李晓娟;季玲;;思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另一扇窗[J];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7期
[4]胡湘利;;设计课堂活动,开展“体贴”阅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