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上好小学作文课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2月   作者:苏祖生
[导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老师和学生都无法忽视的,甚至有人说出"得作文者得天下"的观点作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苏祖生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观山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老师和学生都无法忽视的,甚至有人说出"得作文者得天下"的观点作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是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还存在有很多的问题,老师们需要好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们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文旨在探究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希望能够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学习兴趣 方法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就现状来看,作文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亦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然而作文无论从素质教育的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来看,还是从应试教育的高考五十分来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上好作文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创新思维
        想象作文,它切合小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小学生写作的约束,为小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在学生习作时,老师解放思想,大胆放手,让学生思维放得开,能够纵横驰骋进行合理的想象。当然,想象也不是凭空编造和无中生有,应该是以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的积累为基础的,学生应该大量阅读书籍,多向别人请教,才能开阔视野,也只有留心观察生活,观察自然,才能增加体验。因此,在习作指导中,老师要多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允许他们异想天开,别出心裁,以充分发展个性。如有些学困生有些想象不是很合理,老师不要一口否定,以免打消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只要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老师就要给予肯定、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励,只要放飞他们自由的翅膀,就一定会有超乎寻常的想象,就一定会翱翔于创新的天空。
        二、不同阶段不同的侧重
        小学语文关于学生写作的培养,首先是对学生写短句的培养,这一时期的创作大多是学生对事物的描述和内心世界的表达。从开始写简单的一句话,然后慢慢培养学生的兴趣,之后再把学生带入实际生活中,让他们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来进行创作。这样一步步发展下来,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有一定的提高。这一过程是奠定写作基础的过程。并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融入一些经典的句式,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水平,例如模仿句式或者背诵一些好词好句,这些都是一些基础的方法。还可以进行一些填空的训练、大量的句式训练,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到了小学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文字、语句的积累,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培养学生每天写日记了。日记的内容不限定,字数也没有强制性要求,让学生写日记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写作的语句能够更加流畅,并且减少错别字。我相信,只要学生能够不断坚持,就一定能收到效果。例如,今天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事情的发展、经过,还有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以后要怎么做;还可以写最近自己的发现、看的动画片、观察到的动植物等都可以写进日记中。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写作的内容就相对来说更加广泛,而且有了一定的针对性。学生可以通过所学的课本内容进行创作。虽然小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少,但是它的创作、编写则是经过很多人不断斟酌选定出来的。课本中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和民族精神,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事物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所以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三、注重素材积累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段话充分说明了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要解决作文“没的写”的难题,必须学会积累素材。积累素材,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有意义、有意思的内容,及时笔录手记,储存起来。从自身的生活中积累素材,这是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这种途径,就是以自己为对象、核心,积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及感受。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特别提倡,作文要重视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他曾说:“谁想当作家,谁就应当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因此,在积累作文素材时,要特别重视这一点。古人说“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道理。解决制约作文素材的瓶颈,需要教师摆脱传统的作文教学的观念,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感受生活。在教学中,应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想,从生活中捕捉作文的灵感,拓宽选材的领域,变生活为写作的源泉。
        四、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
        部编版教材吸取写作过程教学的相关理念,注重 “写作前、写作时、写作后”的全程指导。 写作前要对学生启发引导,写作时要进行全程的指导,写作后,要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并通过相互分享,共同成长与进 步。
        比如教材习作单元可操作性强,也让学生写作有了抓手。 习作单元包括六个部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小试牛刀,欣赏习作例文,最后完成习作。 以第五册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学 会写说明文;通过精读《太阳》 《松鼠》两篇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特点;交流平台,以例文的形式 概括归纳说明文的特点、说明的方法、语言风格;初试 身手,先让学生尝试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身边的事物,课文还要求学生将散文《白鹭》改写成说明文;通过习作例文《鲸》 《风向袋的制作》 的分析,通过批注和课后思考练习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最后让学生完成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教材提示学生可以选择动物、植物、物品、美食为题,要求学生写之前要学会观察,写清事物特点,恰当运用说明方法, 分段介绍事物的各个方面特点。
        总之,新课标倡导“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这不仅贴近小学作文现状而且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小学作文本质在于用笔说话,因此,在学生具备初步口语能力的基础上,要引导他们学会将口头语言转化为用笔说话,将写作转变为一种倾诉,进而促使学生在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将自身所想、所见和所闻记录下来,进一步消除写作畏惧心理,降低他们的写作负担,进一步提高写作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秀英.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课外阅读提高作文教学[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一).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51.
        [2]田玲.浅谈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08):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